Toggle navigation
优美诗词网
诗词
书籍
格言
作者
投稿
登录
搜索
搜索
王寂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2019-04-09
166次浏览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注释】:
王寂
,金朝河北人 ,
完颜亮
天德三年进士,善写情词,善写他人故事。这首采桑子即隐括
杜牧
故事而成。
据载:唐文宗大和末年,诗人杜牧客游湖州,遇一少女,十余岁,天姿国色,因与其母相约,谓当求守此郡 ,届时迎娶此女,待十年不来,乃听其另嫁。遂笔于纸 ,盟而后别。后十四年,始得授湖州刺史,然其所约之女嫁已三载 ,有子二人矣 。杜牧惆怅之余,赠诗以别,诗曰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高彦休《阙史》)
作者引用杜牧诗事。遣词用意似有同感。字里行间既述说杜牧往事,又寄托了自身无限情感。这首词写久别(十年)重逢,不见些许欢欢,而是一种痛苦伤怀之情。
上片,“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湖州梦”似仿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作者把“一觉”换成“尘土”更显含蓄朦胧。回首十年人生路,重返湖州 ,但见尘土满衣襟,难喜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后一句中化用
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而词意顿改。李诗言虽相隔两地,但情感相通,此则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亲相爱,一个“空”字表达了多少惆怅,多少怨恨。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命运乖桀,阴差阳错,
无可
奈何之情顿上心头。
下片“寻春自恨来何暮 ,春事成空。”感慨命运无情,时光空度 ,只留下一种深深的怨愤。“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直接化用杜牧诗句,更是表达作者对“绿尽疏阴落尽红”的无奈,只能懊恼东风的无情。
本词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诗意。此词与杜牧原诗相比,杜牧用绝句 ,句式整齐,音节浏亮,表现的意绪略显轻微,其妙于比兴,但只为我们提供一个大的情境。而此词则用长短句,参差交错,富有乐感,更显哀感顽艳,凄恻动人,且情感更深内容更详 ,“恨约心同”更为本词画龙点睛,神、情、意顿时毕现。
王寂的粉丝
成为作者的粉丝
王寂的作品
《采桑子 用司马才叔韵》
《菩萨蛮 春闺》
《点绛唇 上太夫人寿》
《减字木兰花 送春》
《红袖扶 酌酒》
《转调蹋莎行 元旦》
《菩萨蛮·镇犀不动红炉窄》
《拙轩》
《蓦山溪 退食感怀》
《减字木兰花·湖山明秀》
诗歌投稿
唐诗三百首
《春望》
《八阵图》
《登高》
《怨情》
《早发白帝城》
《春晓》
《落花》
《终南山》
《寄全椒山中道士》
《东郊》
宋词三百首
《千秋岁·数声鶗鴂》
《苏幕遮·碧云天》
《绿头鸭·玉人家》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念奴娇·萧条庭院》
《采莲令·月华收》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木兰花》
《花犯 咏梅》
最近发表
《平生深愧幾千回》
《二十四节气雨水节气相关的诗词》
《《任侠》腰横白刃骚,走马放千刀!》
《《关曲》如歌刀酒烈,热血火中烹!》
《《登顶》云飞天外远,大境自逍遥!》
《《桃媚》烟江晓日红枝满,纸醉人间花幸词!》
《《殚》大雪向前澜,弓刀白月滩!》
《《离怨》秋横星意晚,水湛月愁澜!》
《《韵逝》思许如昨日,静待人间结!》
《《笺》半纸情长绮室香,人间一席各思量!》
热门
《千秋岁·数声鶗鴂》
《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韵)》
《送客之湖南》
《赏花归去》
《长恨歌》
《喜达行在所三首》
《春望》
《八阵图》
《蜀相》
《天问》
×
王寂,金朝河北人 ,完颜亮天德三年进士,善写情词,善写他人故事。这首采桑子即隐括杜牧故事而成。
据载:唐文宗大和末年,诗人杜牧客游湖州,遇一少女,十余岁,天姿国色,因与其母相约,谓当求守此郡 ,届时迎娶此女,待十年不来,乃听其另嫁。遂笔于纸 ,盟而后别。后十四年,始得授湖州刺史,然其所约之女嫁已三载 ,有子二人矣 。杜牧惆怅之余,赠诗以别,诗曰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高彦休《阙史》)
作者引用杜牧诗事。遣词用意似有同感。字里行间既述说杜牧往事,又寄托了自身无限情感。这首词写久别(十年)重逢,不见些许欢欢,而是一种痛苦伤怀之情。
上片,“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湖州梦”似仿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作者把“一觉”换成“尘土”更显含蓄朦胧。回首十年人生路,重返湖州 ,但见尘土满衣襟,难喜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后一句中化用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而词意顿改。李诗言虽相隔两地,但情感相通,此则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亲相爱,一个“空”字表达了多少惆怅,多少怨恨。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命运乖桀,阴差阳错,无可奈何之情顿上心头。
下片“寻春自恨来何暮 ,春事成空。”感慨命运无情,时光空度 ,只留下一种深深的怨愤。“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直接化用杜牧诗句,更是表达作者对“绿尽疏阴落尽红”的无奈,只能懊恼东风的无情。
本词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诗意。此词与杜牧原诗相比,杜牧用绝句 ,句式整齐,音节浏亮,表现的意绪略显轻微,其妙于比兴,但只为我们提供一个大的情境。而此词则用长短句,参差交错,富有乐感,更显哀感顽艳,凄恻动人,且情感更深内容更详 ,“恨约心同”更为本词画龙点睛,神、情、意顿时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