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

【原文】
   帝曰:“夔!命汝典乐①,教胄子②,直而温,宽而栗③,刚而无虐④,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⑤,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 谐,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
   夔曰:“於(7)!予击石拊石(8),百兽率舞。”

【注释】
   ①乐;乐官。②胄(zhou)子:未成年的人。③栗:恭谨。 ④无:不要。⑤永:咏,意思是吟唱。(6)夺:失去。伦:次序,这 里指和谐。(7)於(wu):是啊,好吧。(8)拊:轻轻敲击。石:石 磬,古代的一种乐器。

【译文】
    舜帝说:“夔啊!我任命你掌管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 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
   夔说:“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

【读解】
   舜帝对夔说的这段关于诗歌和音乐的作用的看法,后来被儒家当作“诗教”的经典言论,也成了历代官方所推崇的文艺观,成了我们的民族传统。
    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简单地说,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娱乐消遣。现在的流行音乐、交谊舞是不可能培养出传统意义上的君子的,诗歌也成了少数被认为神经有毛病的人的自我发泄。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的幸事,同时也是我们的不幸,正如钢筋水泥丛林之于田园牧歌的幸与不幸一样。舜帝即位后的“三把火”

【原文】
   肇十有二州①,封十有二山,浚川②。
   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扑作教刑(5),金作赎刑。眚灾肆赦(6),怙终贼刑(7)。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8)!    流共工于幽州(9),放驩兜于崇(10)!窜三苗于三危(11),殛鳏于羽 山(12),四罪而天下咸服。

【注释】
   ①肇:这里指划分地域。②浚:疏通。③象:刻画。典:常,常 用。典刑:常用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4)流:流放。宥:宽 恕。⑤扑:檟(jia)楚,古代学校用作体罚的工具。(6)眚(sheng): 过失。肆:于是。(7)怙:依仗。贼:用作“则”。(8)恤:慎重。 (9)幽州:地名,在北方边远地区。(10)崇山:地名,在现在湖北黄陂以南。 (11)三苗:古代国名,在现在湖南、江西境内。三危:地名,在现在甘肃 敦煌一带。(12)殛(ji):流放。羽山:地名,在东方。

【译文】
    舜划定了十二个州的疆界,在十二座山上封土为坛,作祭祀用,并疏通了河道。    舜把五种常用的刑罚刻画在器物上,用流放的办法代替五刑 以示宽大,用鞭刑来惩罚犯了罪的官员,用木条打来惩罚有罪过的掌管教化的人,用铜作为赎罪的刑罚。因为过失犯罪,可以赦免;要是犯了罪又不知悔改,就要用刑罚。慎重啊,慎重啊,使用刑罚时一定要慎重。
   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鳏流放到羽山。这四个罪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天下的人 都心悦诚服。

【读解】
   舜帝上任后烧了三把火:划定州界,制定刑罚,放逐尧的大臣共工、驩兜、鳏,以及三苗,于是天下人心归顺。接下来是任用百官,使国家机器运转起来。舜三十岁出道从政,在帝王位置 上呆了五十年,身后名垂青史。
    咱们中国人对新任官员的信心,多半寄托在“三把火”上。舜帝的“三把火”的重心在刑罚,表明他重视“依法治国”。这和后世的帝王得天下后大兴土木、赏赐功臣、争权夺利形成鲜明对比。
    还可注意的是,舜帝在重慎用刑罚,以惩戒为目的,区别罪行,处罚适度。这是开明君主与暴君(如秦始皇、隋场帝)的区别所在。治国的关键在治人心。不仅要赏罚分明,还要赏罚适度, 才能使人心归)烦,天下大治。以忧国忧民著称的诗人 杜甫 曾说: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话表明了他对尧、舜时代的向往。舜帝代行天道

【原文】
   正月上日①,受终于文祖②。在璇玑玉衡③,以齐七政④。肆类于上帝⑤,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遍于群神。辑五端(8)。既月乃日(9),觐四岳群牧(10),班瑞于群后(11)。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12),柴(13)。望秩于山川(14),肆觐东后(15) 协时月正日(16),同律度量衡(17)。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18)。如五器(19),卒乃复(20)。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 ,格于艺祖(21),用特(22)。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23),明试以功,车服以庸(24)。

【注释】
   ①上日;吉利的日子.②终;这里指尧退下帝位。文祖:尧太祖的 宗庙.③在:观察。璇玑玉衡:指北斗七星。④齐:排比整理。七 政:指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巡、归格艺祖七项政事。⑤ 肆:于是。类:一种祭祀礼节,这里指向上天报告继承帝位。(6)禋(yin) :祭祀。六宗;指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时。(7)望:祭祀祖山川 的仪式。(8)辑:收集,聚敛。五瑞:五种等级的玉器,诸侯用来作为信 符。(9)既月乃日:挑选吉利的月份、日子。(10)觐(qin):朝见天子。 牧:官员.(11)班:颁,分发。后:指诸侯国君。(12)岱宗:东岳泰山。 (13)柴赐:祭天的礼仪。(14)秩;次序,依次。(15)东后:东方诸侯国 君。(16)协:合。时:春夏秋冬四时。正:确定。(17)同:统一。律:音 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18)五礼;指公、侯、伯、子、男 五等礼节。五玉:即前面说的“五瑞”。三帛: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织品,用于 垫玉。二生;活羊羔和活雁。一死:一只死野鸡。(19)如:而。五器:指五玉。(20)卒:指礼仪完毕。乃:然后。复:归还。(21)格:到,至。艺 祖:文祖,即尧太祖的宗庙。(22)特:一头公牛。(23)敷:普遍。 (24)庸:功劳。

【译文】
   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祖宗庙接受了禅让的帝位。他观察了北斗星的运行情况,列出了七项政事。接着举行祭祖,向上天报告继承帝位一事,并祭祖天地四时,祭祖山川和群神。舜聚集了诸侯的五等圭玉,挑选良辰吉日,接受四方诸侯头领的朝见,把圭玉颁发给他们。   这一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了泰山,举行了柴祭,并按等级依次祭祀了其它山川,接受了东方诸侯国君的朝见。舜协调了春夏秋冬的月份,确定了天数;统一了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单位;制定了公侯伯于男朝见的礼节,规定了五等圭玉、三种颜色丝织物、活羊羔、活雁和死野鸡的用法。礼仪结束后,便把五等圭玉归还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视,到了衡山,像祭 祀泰山一样行礼仪。八月,舜到四方巡视,到了华山,祭把礼仪同祭泰山一样。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视,到了恒山,祭祀礼仪同 在华山一样。舜回来后,到尧太祖的宗庙祭祖,用的祭品是一头牛。   此后,舜每隔五年就巡视一次。各方诸侯在四岳朝见,各自报告政绩。舜根据诸侯的政绩进行评定,论功行赏,赐给他们车马和服服饰。

【读解】
  这一节写舜帝登基的情况。尧顺利地移交了权力,舜顺利地登上了帝位。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种类之多,场面之大,气氛之隆重,全都可以想见。毕竟,这是新天子的诞生,其意义得用盛大的礼仪来表示。因此,礼仪的规模,便体现了意义的大小。
   礼仪的作用还在于发布信息,一是通报天地神灵,以取得合法身份;二是通报四方臣民,以归顺人心。
   出身微贱的舜帝,上任后的动作十分大:修订历法,统一乐律和度量衡,严明礼仪等级,巡视四方,赏赐功臣,大有重振河山的王者气度,表现出王者的大智慧和大德行。这当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潜台词:禅让是英明的,接班人是可靠的,天下河山将大光彩,生民百姓将幸福安康。    重要的是,天下是上天的天下,生民是上天的生民;天子不过是代行上天之道,负责播撒上天的恩惠。说白了,天子也是侍者,今天的话叫做服务员,公仆;既伺候上天,又伺候万众,此外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与世袭制的“家天下”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公仆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不外乎才干、德行、智慧、气度等,而不是罩在头上的光环,可以为所欲为地玩弄权术、为自己大捞好处、光宗耀祖、飞扬跋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侍者变成了主子,公仆变成了上帝,一切都颠倒了。江山有了归属姓氏,生民成了统治者的供养人和可以任意支配、宰杀的奴仆。龙颜不可冒犯,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正,天下变了。
   重温帝尧、帝舜的事迹,我们最古老的这两位祖宗,能够给我们的启示该不算少吧!尧帝挑选接班人

【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①,龚朕位②?”
    岳曰:“否德添帝位③。”
    曰:“明明扬侧陋④。”师锡帝曰⑤:“有鳏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8),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9),乂不格奸(10)。”
   乂帝曰:“我其诚哉!女于时(11),观厥刑于二女(12)。”厘降二女 于妫汭(13),嫔于虞(14)。
   帝曰:“钦哉!”
   慎微五典(15),五典克从(16)。纳于百揆(17),百揆时叙(18)。宾于四门(19),四门穆穆(20)。纳于大麓(21),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22)!汝舜。询事考言(23),乃言凪可绩(24),三载。汝陟 帝位(25)。”舜让于德,弗嗣。

【注释】
   ①庸命:顺应天命。②袭:用作“践”,意思是履行,这里指接替帝位。③否(PT):鄙陋。添(tian):辱,意思是不配。④明明:明察 贤明的人。扬:选拔,举荐。侧陋:隐伏卑微的人。⑤师:众人,大家。 锡:赐,这里指提出意见。(6)鳏(guan):困苦的人。(7)俞:是的, 就这样。(8)瞽(gu):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9)烝烝:形 容孝德美厚。(10)乂(y i):治理。格:至,达到。奸:邪恶。(11)女: 嫁女。时:是,这个人,这里指舜。(12)刑:法度,法则。二女:指尧的 女儿娥皇和女英。(13)厘:命令。妫(guT):水名。汭(rui):河流弯曲的 地方。(14)嫔:嫁给别人作妻子。,(15)徽:美善。五黄:五常,指父义, 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6)克:能够。从:顺从。(17)纳:赐予职 位。百接;掌管一切事务的官。(18)时叙。承顺,意思是服从领导。 (19)宾:迎接宾客。(20)穆穆:形容仪容齐整。(21)麓:山脚。(22)格 到来,来。(23)询:谋划。考:考察。(24)乃:你。凪(zhi):求得。 (25)陟:升,登。

【译文】
    尧帝说:“唉!四方的部落首领!我在位任职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方部落首领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登上帝位。”
   尧帝说:“可以考察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贤人。”
    大家向尧推荐说;“民间有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啊,我听说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
   四方部落首领回答说:“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母亲善于说谎,,他的弟弟象十分傲慢,但舜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他用自己的孝行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改恶从善,不走邪路。”
   尧帝说。“那我就考验考验他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他,通过两个女儿考察他的德行。”于是,尧命令两个女儿到妫河的弯曲处,在那里嫁给了虞舜。
    尧帝说:“恭谨地处理政务吧!”
   舜谨慎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臣民都能顺从。他又受命管理百官,百官都能服从。他在明堂四门迎接前来朝见的四方诸侯。四方诸侯全都仪容整肃。他还到深山老林中去经受风雨考验,即使在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时也不迷失方向。
    尧帝说:“来吧,舜啊。我同你谋划政事,考察你的言论,你提的意见十分正确。经过三年考验,你一定能成就大业。你现在可以登上帝位了。”舜要把帝位让给更有德行的人,不愿就位。

【读解】
   对君王来说,挑选接班人是件大事,它关系到国家会不会变颜色。尧帝当了70年君王,功德满天下,无奈年龄不饶人,总有退位的一天,要把权力交给下一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尧的时代还没有皇帝江山不外传的世袭制,可以把权力交给家族以外的人。这种移交权力的做法,在古代叫做“禅让”。并且,把权力交给谁,可以由各方氏族首领参与讨论,提出建议,推荐人选。这就很有点民主色彩了,不是由最高统治者一个人说了就算。   移交权力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说众多争权夺利的复杂瓜葛,单就享受够了尊严、顺从、声名、功绩、荣华富贵等等的心态来说,需要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在尧的时代这是。不成问题的,即使从最高职位上退下来,依然会受到崇敬,不会失去得太多,不会人一走茶就凉,毕竟那时世风还很淳朴。
   退出权力中心造成的心理上的失衡,会带来恐惧感。处于权力中心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诱惑力越大,失衡就越重,恐惧感就越强。这大概是后世的帝王们即使路上黄泉路也不愿交出权力的重要心理原因。于是,后来有了世袭制。天下是朕的天下,也是朕儿子孙子的天下,接班人早已由制度规定好了,用不着挑选, 也不容外人讨论、提意见。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把王位传给了白痴太子司马衷,只不过短短十六年,司马家的天下就被白痴皇帝葬送掉了。
   从今天想昨天,“禅让”帝位和民主评选接班人,还是有几分让人神往。 春夏秋冬怎样划分

【原文】
    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梨想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时(4)。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寅宾出日(7),平秩东作(8)。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讹(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鸟兽希革(20)。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宵中(23),星虚(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毛毨(26)。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日短(29),星昴(30),以正仲冬。厥民隩(31),鸟兽氄毛(3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闰月定四时(34),成岁。允厘百工(35),庶绩咸熙(36)。”

【注释】
  (1)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时的官重黎氏的后代。 (2)钦:恭敬。若:顺从。昊:广大。③历:推算岁时。象:观 察天象④人时:民时.⑤宅:居住。崳(yu)夷:地名,在东方。 (6)旸(yang)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7)寅:恭敬。宾:迎接。 (8)平秩:辨别测定。作。兴起,开始。(9)日中:指春分。春分这天昼 夜时间相等,因此叫日中。(10)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鸟 名,所以则星鸟。(11)殷:确定。仲:每个季度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 (12)厥:其.析:分散开来。(13)孳(zi)尾:生育繁殖。(14)交:地 名,指交趾。(15)讹:运转,运行。(16)致:到来。(17)日永:指夏 至。”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因此叫日永。(18)星火:指火星。夏至这天黄昏, 火星出现南方。(19)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20)希:稀疏。希革:意 思是鸟兽皮毛稀疏。(21)饯:送行。纳日。落日(22)西成:太阳在西 边落下的时刻。(23)宵中:指秋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宵中。 (24)星虚:星名,指虚星,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25)夷:平。这里指 回到平地居住。(26)毛毨(xian):生长新羽毛。(27)朔方:北方。幽都:幽 州.(28)在:观察。易:变化。这里指运行。(29)日短:指冬至。冬至 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30)星昴(mao):星名,指昴星,为西方白 虎七宿之一。(31)隩(yu):奥,意思是内室。(32)氄(rong):鸟兽细软 的毛。(33)期(ji):一周年。有:又。(34)以闰月定四时:古代一年十 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 数少十一天又四分之一天。三年累计超过了一个月,所以安排闰月来补足,使 四时不错乱。(35)允:用,以。厘:治,规定。百工:百官。(36)庶:众, 多。熙:兴起,兴盛。

【译文】 
   于是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又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辨别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尧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辨别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南来。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鸟兽羽毛稀疏。尧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辨别太阳西落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 尧还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根据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避寒,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尧帝说:“唉!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闰月的办法来确定春夏秋冬四时,这就成为一年。以此来规定各种事情就都会兴盛起来。”

【读解】
   这一段记载了神明的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细节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些信息:中国远在民族部落时代就已有了划分春夏秋冬四时和周年的历法,通过对天体运行的变化和地上物候变化的仔细观察,来确定时令。我们现在已很难想象这件事对人类进步文明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标志着人们有了比较深刻的时间迁移感,同时也初步有了空间方位感。
   时空意识的产生,导致了对时间流动的划分、确认和记录,对方位变化的辨认,在人们生存的层面上,时间和空间的确立有助于人们迁徙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物质生产活动,也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春种秋收,夏避洪水酷热,冬避严寒冰雪。在意义的层面上,时空感使人确认人自身在天地万物间的位置,体验人在天地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看,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对自然 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是第一位的。这个立足点带来的结果是对自然的重视、崇敬和顺从,把人的存在纳入自然的轨道,使人的生产、生活、思维合乎自然法则,因而最具有意义的生活,便是顺应自然的生活。
   我们的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大概就始于尧的时代。崇尚自然的意识,囊中体现在“敬天”的观念上。“天”是万物的主宰,它既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又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必须敬重上天,服从上天。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表,他以上天赋予的绝对权力来统治人世间,因此被称为“天子”。冒犯天子,就是冒犯天神、自然法则,罪该万死。小人真要冒犯天子起来造反,也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   把“天”、自然、神灵同权力、特权和专制结合起来,也算是民族传统之一,即把自然涂上权力意志的色彩,敬重、顺从自然,也就是敬重、顺从权力。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便在敬天、顺应自然、服从权力中消解了。这也是儒家要把《书》作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尧帝功德满天下

【原文】
    日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让(4),光被四表(5),格于上下(6)。克明俊德(7),以亲九族(8)。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10)。

【注释】
  (1)日若:用作追述往事开头德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稽:考察。古 :这里指古时传说。(2)钦:恭谨严肃。(3)允:诚实。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4)被:覆盖。四表:四方极远德地方。(5)格:到达。(7)俊德:指才德兼备德人。(8)九族:指同族的人。(9)平:辨别。章:使明显。百姓:白官族姓。(10)黎民:民众。于:随着。使:友善。雍:和睦。

【译文】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德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德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德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的友善和睦起来了。

【读解】
   尧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开国元勋”。为帝王歌功颂德,使作为臣子的史官责无旁贷的职守,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帐薄。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他的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名垂千古。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