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优美诗词网
诗词
书籍
格言
作者
投稿
登录
搜索
搜索
诗经
《卷耳》
2017-09-16
974次浏览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1]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2]。
我姑酌彼金罍[3],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4]矣,我马瘏[5]矣。
我仆痡[6]矣,云何吁矣!
【注释】: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1]:同置
陟:登高。[2]:虺隤:音灰颓,疲惫
[3]:酒尊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兕觥:音四公,犀牛角制的大酒杯
[4]: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5]:音途,疲病。
[6]:音扑,疲病。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
1.采采:毛传作采摘解,
朱熹
《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
2.顷筐:浅而易盈的竹筐。一说斜口筐。
3.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4.寘(zhì至):搁置。周行(hánɡ 杭):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 违):山高不平。
6.虺隤(huī tuí灰颓):疲极而病。
7.姑:姑且。罍(léi 雷):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8.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10.兕觥(sì ɡōnɡ 四公):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11.永伤:长久思念。
12.砠(jū 居):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13.瘏(tú 途):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ū 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15.云:语助词。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 虚):忧愁。
题解:采摘卷耳的女子,怀念离家亲人,设想他途中种种困顿情况,以寄离思。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
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
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
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
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
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
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
马儿累坏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
无奈愁思聚心上!
【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我国的《
诗经
》专家
孙作
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我把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行露》,《
周南
·葛覃》、《汉广》、《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我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当我们吟咏
徐陵
《关山月》、
张仲
素《春归思》、
杜甫
《月夜》、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好问
《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时,都可以回首寻味《卷耳》的意境。 (朱渊清)
诗经的粉丝
成为作者的粉丝
优美诗词网
诗经的作品
《关雎》
《蒹葭》
《凯风》
《静女》
《邶风·击鼓》
《诗经·邶风·凯风》
《邶风·静女》
《信南山》
《山有扶苏》
《角弓》
诗歌投稿
唐诗三百首
《春望》
《八阵图》
《登高》
《怨情》
《早发白帝城》
《春晓》
《落花》
《终南山》
《寄全椒山中道士》
《东郊》
宋词三百首
《千秋岁·数声鶗鴂》
《苏幕遮·碧云天》
《绿头鸭·玉人家》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念奴娇·萧条庭院》
《采莲令·月华收》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木兰花》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花犯 咏梅》
最近发表
《《尽》云高天海阔,无界极登峰!》
《《子咏》两秒人间别旧侬,梨花羽落不相逢!》
《题笔纪实》
《《往矣》 待得花儿再,回头不少年!》
《《小康》 四野做寒帐, 趟平种薯粮!》
《《寒祭》旧裘雪雨一杯酒,万里舟空泊岸秋!》
《《水点》小雨独温柔,敲窗把月留!》
《《龙》风雨无情任横来,神穹自诩吞山海!》
《《孟德咏》小酒煮论任自诩,大风起唱作闲常!》
《赠友人》
热门
《千秋岁·数声鶗鴂》
《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韵)》
《送客之湖南》
《赏花归去》
《长恨歌》
《喜达行在所三首》
《春望》
《八阵图》
《蜀相》
《天问》
×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1]:同置
陟:登高。[2]:虺隤:音灰颓,疲惫
[3]:酒尊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兕觥:音四公,犀牛角制的大酒杯
[4]: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5]:音途,疲病。
[6]:音扑,疲病。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
1.采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
2.顷筐:浅而易盈的竹筐。一说斜口筐。
3.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4.寘(zhì至):搁置。周行(hánɡ 杭):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 违):山高不平。
6.虺隤(huī tuí灰颓):疲极而病。
7.姑:姑且。罍(léi 雷):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8.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10.兕觥(sì ɡōnɡ 四公):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11.永伤:长久思念。
12.砠(jū 居):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13.瘏(tú 途):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ū 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15.云:语助词。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 虚):忧愁。
题解:采摘卷耳的女子,怀念离家亲人,设想他途中种种困顿情况,以寄离思。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
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
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
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
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
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
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
马儿累坏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
无奈愁思聚心上!
【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我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我把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行露》,《周南·葛覃》、《汉广》、《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我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当我们吟咏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时,都可以回首寻味《卷耳》的意境。 (朱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