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蝎蝴蝶《诗词汇总(九)》
序:这十几首诗,大概3个月写完。之前一组朋友说写的简单了,我个人也不太满意。总是吟风弄月写景状物的诗,我写的有点厌烦了,想有所改变。最近买了好几套书:《杜诗详注》三大本,《李白全集》三大本,《宋诗鉴赏辞典》一大本。平常闲暇时间基本都在看古文诗词相关的书,还是很有收获的。这些书需要细读精读,我有这个信心。这一组诗写的略微生涩一点,用典也较多。不求人人能懂,但求有所进益吧。
1.闲笔三首
其一(新韵)
题解:这三首诗,都是给朋友戏笔写着玩的。倒不是刻意去描写景色,只求能写出飘逸和灵动的感觉。
这首诗用了李白的句子: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城外三十里,缘溪入寺深。
潭幽时见鹿,树密渐闻琴。
月落云无迹,霜晴星有痕。
僧房灯如豆,对此照尘心。
2.其二
题解:这首诗也是写给朋友的,主要是锻炼句法和炼字,写出一种孤独感。
谁人夜横笛,独我听秋声。
草履支寒骨,残云枕野城。
驰心风跌宕,展眼菊衰荣。
月色流杯底,伴余唯落英。
3.其三
题解:这首也是写给朋友的,我写任何诗都是写自己,自己的所想所感,甚至是自己的幻想。漂泊和孤独之感应该是骨子里带的,我不排斥也不掩饰,是怎样就是怎样。
浪迹红尘外,孤灯倍寂寥。
风云埋野月,星斗垒银桥。
倚杖身无影,停杯心涌潮。
相陪一丛竹,不雨也萧萧。
4.拟古二首·其一
题解:以下两首都是拟古诗,想写一个经过战乱和努力而失败的人,可能是最近看辛弃疾词太多了吧,所以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种感觉。两首韵脚一样,意思也只是略有不同。此首后开始用典。本诗有用苏轼“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方知是酒红”诗意。
伫立断崖听北风,群山如浪入怀中。
经年秋色仍依旧,历劫情肠已不同。
碍眼浮云谁执帚,失群啼雁怎弯弓?
壮心渐没听鸦噪,些许朱颜赖酒红。
5.拟古二首·其二
题解: 这首略微激愤了一些,有些句式也有化用古人之处:比如斥蛮,云中等。我喜欢读和写边塞诗,可能性格所致,扭扭捏捏伤春悲秋的诗不是我风格,寻常的拈花扶柳也是我所看不起的,所以诗总是有郁结之气,也希望能写出英雄之气。
夜半薄衾难耐风,依稀策马战云中。
斥蛮走笔心如旧,倚杖观潮色不同。
难忍浮生多白眼,谁怜对镜笑腰弓。
而今梦觉烛涔泪,犹照征袍似血红。
6.七律·怀屈原
题解:这首诗是应景之作,个人觉得略微渣了一些。只是读《离骚》读多了,用了其中不少意象而已。我看屈原的诗比较早,高中时候就抱一本《楚辞》来读,还用铅笔标注了很多拼音。屈原是伟大的,端午节怀念一下,也算是尽了读书人的本分吧。
挟剑行吟佩彩裳,绪风惨郁蔽骄阳。
娥眉失眷迷乡路,荃蕙摇空艳众芳。
浊世不容频见弃,丹心怎舍一身藏?
怜君瘦影对牙月,故国沉渊水浩茫。
7.七律·醉歌
题解:这首诗忘记是为啥而写了,应该是看到朋友一首写的不错,就用韵或者用意了吧。个人比较钟爱中间两联。估计是看杜诗看多了吧,平常比较琢磨对仗的句法和字眼。我主张“诗必秦汉,文必盛唐”,所以对李杜二人非常推崇,写诗也尽量往这二位的路子上走。
不爱花香爱酒香,敞襟散发步茫茫。
斜眉谁记三生愿,丸月偏怜一寸光。
心事攀云浮眼底,牢愁崩雪落河梁。
仙人借我斩情剑,锋刃方挥已断肠。
8.七律·子虚上人画枯牡丹
题解:子虚上人是我拟的一个不存在的人。这首诗当时一个朋友写牡丹,我看不过眼就自己写了一首。我写诗从不隔夜,力求一挥而就,讲究文气如一,如果写不出来直接扔掉不要,绝不会拘泥和拖拉。这首诗力求写出来出家人的豪气和豁达,也有肖像画的意义在。
尊师睡足趁心闲,踞案挥毫画牡丹。
染就竹风云霭霭,泼成火色影团团。
不辞醉客题黄叶,亦可裁诗赏玉盘。
参透虚空须耐静,凋零何必带愁看?
9.咏古人三首
其一:冯谖
题解:以下三首诗,我写起来比较用力,但是我也怕太过用力反而失去了灵动之感。原计划写五首,只是侯赢和唐雎,写了三遍仍不满意就果断扔掉了。这几首诗用典略多,是想换一种写法,写出厚重和庄重之感。这几首诗都是写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贤人,不求论断新颖,只求有自己见解,并且用诗能表达出来。个人觉得还是蛮好玩的。
第一首事迹见:冯谖客孟尝君。
枕肱扪虱起贫巷,怀璧朱门未易居。
试主每遭昏者笑,藏机原与世人疏。
不矜市义保民后,最可酬恩失势初。
三尺青蛇凝浩气,岂惟咄咄枉求鱼?
注解:
(1)《论语·述而》:“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肱,胳膊。后因以“枕肱”、“枕曲肱”形容随遇而适,安贫乐道。
(2)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3)《左传·桓公十年》:“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
(4)青蛇:古宝剑名。亦泛指剑。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彼戮鲸鯢与截犀兕,未若我提青蛇而斩白蛇。”
(5)后两联据冯谖实事而写。
10.其二:颜斶
题解:
颜斶事见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我笑这位老兄是战国第一装逼犯。这个故事非常好玩。本诗对颜斶说齐王的故事进行了描述,也暗含讽刺之意。
抵掌王庭张德政,折尊贵士力千钧。
玉生于野不趋势,锥脱乎囊敢逆鳞。
聊尽直言清浊耳,愿吞疏粝养天真。
狂夫岂是栖栖者?世外飞鸿避俗尘。
注解:
(1)抵掌:击掌。指人在谈话中的高兴神情。亦因指快谈。《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见説 赵王 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2)贵士:齐王和颜斶就是因为王和士谁更尊贵而引起的争论。
(3)玉生于野:文章原句: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27也,然而形神不全。
(4) 逆鳞:古人以龙比喻君主,因以触“逆鳞”、批“逆鳞”等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
(5)栖栖:忙碌不安貌。《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飭。” 朱熹 集传:“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
11.其三:烛之武
题解:烛之武是我很钦佩的一个人。事见:《左传·僖公三十年》,高中课本学过。
乱世崩颓贤杰隐,臣之壮也不如人。
本无才调资君用,自有簪缨实要津。
握发垂躬皆窃鼎,负薪隶圉独悲麟。
岩岩朽骨虽僵立,辨舌犹能退戾秦。
注解:
(1)贤杰隐:欧阳修《新五代史·一行传》有句: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 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五代十国和战国非常类似。
(2)握发:以“握髮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唐 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3)窃鼎:谓窃位。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因喻王位、帝业。 明 高启《读史·荀彧》诗:“犹缘死沮奸雄意,窃鼎迁延到五官。”
(4)负薪: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负薪,期与相毕。”
(5)隶圉指低贱的身份或地位。《左传·哀公二年》:“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杨伯峻 注:“隶圉,亦奴隶,隶服杂役,圉养马。”史载:烛之武曾为下级小官,曾为马仆。
(6)悲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 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 死,子曰:‘噫,天丧予!’ 子路 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 孔子 曰:‘吾道穷矣!’”后以“伤麟”感叹不得其时,不能施行正道。
(7)岩岩:形容瘦削柔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张可久 《庆宣和·春晚病起》曲:“病骨岩岩,无斤两腌臢担儿担。”
12.七律·感南海仲裁废纸案(新韵)
题解:这首诗也是应景而写,我不关心政治,只是看到很多朋友写了,就随手凑了一首。不关心政治不代表我不爱国,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服就应该干他们!
神州崛起事多艰,宵小猖狂屡犯边。
壁上龙泉曾怒吼,案头废纸懒言宣。
睡狮眼内不容芥,疆外衣狙岂久欢?
强汉从来惜寸土,三军秣马待扬帆。
13.七律·礼佛悟道
题解: 我对佛道很感兴趣,偶尔也会写几首这方面的诗。我给朋友说:这种诗我就是写出来唬人用的,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也无须解释。礼佛问道不过修心而已,修心不过是看破看穿看淡不在意而已。能做到这些烦恼就会少很多。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
佛陀伴我对青灯,不忆琴声忆吼声。
曳尾江湖诛执念,捐身空色忘尘羹。
泰山一掷三才碎,鹤骨三眠一苇轻。
勘破玄关无罪业,笑看灰劫自横行。
注解:
(1) 吼声,用“狮子吼”意。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
(2)曳尾江湖:典出《庄子·秋水》:“ 庄子 持竿不顾,曰:‘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涂,污泥。比喻与其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而毁身灭性,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全身。
(3)捐身:牺牲生命。《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捐身於外,不敢反命。”此处用作弃身意。
(4)尘羹:“尘饭涂羹”之省。土作饭,以泥作羹。比喻以假当真或无足轻重的事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5)泰山一掷:出自泰山一掷轻鸿毛。死亡之意。
(6)三才: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7) 鹤骨:修道者的骨相。 唐 孟郊《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鼇背庭。”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道人絶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8) 三眠: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 吴地桑叶緑, 吴蚕已三眠。”
(9)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
(10)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於是玄关幽键,感而遂通。” 李善 注:“玄关幽键,喻法藏也。”
(11)灰劫:佛教语。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唐 杜甫 《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