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①,养正命②,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肤色皯黣③,昏然五情爽惑④。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⑤,进智力⑥,营百姓⑦,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⑧:“朕之过淫矣⑨。养一已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⑩,舍宫寝,去直侍(11),彻钟悬(12),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13),斋心服形(14),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15),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16),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17),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18),指擿无痟痒(19)。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20),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21),山谷不踬其步(22),神行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23),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木。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24)。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25),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26)。百姓号之(27),二百余年不辍。
【注释】
①喜天下戴己——王叔岷:“《路史后记》五注引‘戴’上有‘之’字,当从之。‘喜天下之戴己’与下文‘忧天下之不治’句法一律。《艺文类聚》十一引‘戴’上亦有‘之’字。”戴,拥护,尊奉。
②养正命——诗表》:“五情愧赧。”刘良注:“五情,喜、怒、哀、乐、怨。”爽惑,爽然迷惑,空虚恍伤,心绪迷乱。
⑤聪明——聪,听力。明,视力。
⑥进智力——《释文》:“进,音尽。”智,指智力。力,指体力。
⑦营——治理。《诗·小雅·黍苗》:“召伯营之。”郑玄笺:“营,治也。”下文“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养一己”与上文“养正命”相应,“治万物”与“营百姓”相应,知营意为治。
⑧喟然赞曰——喟然,叹息的样子。赞,张湛注:“赞当作叹。”《释文》:“赞音叹。”
⑨朕之过淫矣——朕,古人自称之词,自秦始皇始,专用为皇帝自称。过,过错。淫,张湛注:“淫当作深。”《释文》:“淫音深。”
⑩放——放弃。
(11)直侍——直,通“值”,当值,指值班官吏。侍,指侍从。
(12)彻钟悬——彻,通“撤”,撤除。《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卫不彻。”注:“彻,去也。”钟悬,指悬挂的钟磐之类的乐器。(13)间——
《释文》:“间音闲。”意亦为闲。
(14)斋心服形——斋心,清除心中杂念。服形,降服形体欲望。张湛注:“心无欲则形自服矣。”卢重玄解:“斋肃其心,退伏其体。”
(15)斯齐——张湛注:“斯,离也。齐,中也。”周克昌云:“‘齐’通‘脐’。以脐居腹之中部,故引申为‘中’或‘中央’之义。”
(16)师——一本作“帅”。当以“师”为正。
(17)惜——王重民:“‘惜’当作“憎’,字之误也。”“《御览》七十九引正作‘憎’。”王叔岷:“范致虚解:‘都无所爱憎,故其心无所知。’是所见本‘惜’亦作‘憎’。”
(18)斫挞——斫,音 zhuo(酌),砍。挞,打。
(19)指擿无痟痒——擿,音 zh(至),搔爬。痟,音 xiāo(消),疼
ì痛。
(20)硋——音 ài(碍),同“碍”。
(21)滑——音 gǔ(骨),扰乱。通“汩”(gǔ)。一本作“汩”。
(22)踬——音 zh(至),阻挡,妨碍。
ì
(23)天老、力牧、太山稽——张湛注:“三人,黄帝相也。”
(24)情——此处“情”字亦当训“欲”,与《天瑞篇》“寿者人之情”的“情”字相同。参见“林类年且百岁”节注⑧。
(25)又二十有八年——《释文》:“一本作三十有八年。”《集释》:“《路史后记》五注引作‘四十八年’,《事文类聚后集》二一引作‘二十有九年’。”
(26)登假——同“登遐”。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孔颖达疏:“登,上也;假,已也。言天子上升已矣,若仙去然也。”
(27)号——音 háo(豪),哭。
【译文】
黄帝即天子位的第十五年,因天下百姓拥戴自己而十分高兴,于是就保养身体,兴歌舞娱悦耳目,调美味温饱鼻口,然而却弄得肌肤枯焦,面色霉黑,头脑昏乱,心绪恍惚。又过了十五年,因忧虑天下得不到治理,于是竭尽全部精力,增进智慧和体力,去治理百姓,然而同样是肌肤枯焦,面色霉黑,头脑昏乱,心绪恍惚。黄帝长叹道:“我的错误真是太深了。保养自己的毛病是这样,治理万物的毛病也是这样。”于是他放下了纷繁的日常事务,离开了宫殿寝室,取消了值班侍卫,撤掉了钟磐乐器,削减了厨师膳食,退出来安闲地居住在宫外的大庭之馆,清除心中杂念,降服形体欲望,三个月不过问政治事务。有一天,他白天睡觉时做梦,游历到了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不知离中国有几千万里,并不是乘船、坐车和步行所能到达的,只不过是精神游历而已。那个国家没有老师和官长,一切听其自然罢了。那里的百姓没有嗜好和欲望,一切顺其自然罢了。他们不懂得以生存为快乐,也不懂得以死亡为可恶,因而没有幼年死亡的人;不懂得私爱自身,也不懂得疏远外物,因而没有可爱与可憎的东西;不懂得反对与叛逆,也不懂得赞成与顺从,因而没有有利与有害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偏爱与吝借的,也没有什么值得畏惧与忌讳的。他们到水中淹不死,到火里烧不坏。刀砍鞭打没有伤痛,指甲抓搔也不觉酸痒。乘云升空就像脚踏实地,寝卧虚气就像安睡木床。云雾不能妨碍他们的视觉,雷霆不能捣乱他们的听觉,美丑不能干扰他们的心情,山谷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一切都凭精
神运行而已。黄帝醒来后,觉得十分愉快而满足,于是把大臣天老、力牧和太山稽叫来,告诉他们说:“我安闲地在家中住了三个月,清除了心中的杂念,降服了形体的欲望,专心考虑能够保养身心和治理外物的方法,却仍然得不到这种方法。后来我因疲倦而睡觉,做了一个这样的梦。现在我才懂得最高的‘道’是不能用主观的欲望去追求的。我明白了!我得到了!但却不能用语言来告诉你们。”又过了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几乎和华胥氏之国一样,而黄帝却升天了,老百姓悲痛大哭,二百多年也不曾中断过。
【原文】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①,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②,形如处女;不偎不爱③,仙圣为之臣④;不畏不怒⑤,愿悫为之使⑥;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敛,而已无愆⑦。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⑧,风雨常均,字育常时⑨,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⑩,人无夭恶,物无疵厉(11),鬼无灵响焉(12)。
【注释】
①列姑射之山在海河洲中——此段文字大意又见《山海经·海内北经》与《庄子·逍遥游》中。
②渊泉——深泉。《诗·邶风·燕燕》:“其心塞渊。”孔颖达疏:“其心诚实而深远也。”
③偎——张湛注:“偎亦爱也。”
④仙圣——张湛注:“仙,寿考之迹;圣,治世之名。”
⑤畏——张湛注:“畏,威也。”
⑥愿悫——愿,谨慎老实。悫,音 què(确),诚笃忠厚。
⑦愆——音 qiān(牵),张湛注:“愆,蹇乏也。”指困难缺乏。
⑧若——张湛注:“若,顺也。”
⑨字——养育。《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注:“字,养也。”
⑩札——因遭瘟疫而早死。本文指损伤。
(11)疵厉——疵厉,灾害,疾病。
(12)灵响——妖异作怪。
【译文】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住着神人,呼吸空气,饮用露水,不吃五谷;心灵似深山的泉水,形貌似闺房的少女;不偏心不私爱,仙人和圣人做他的群臣;不威严不愤怒,诚实与忠厚的人替他办事;不施舍不恩惠,外界的事物都自己满足;不积聚不搜括,自己的用品一点也不缺乏。阴阳二气永远调和,太阳月亮永久明亮,春夏秋冬年年有序,风霜雨雪季季适当,孕育生长时时合节,五谷杂粮岁岁满仓;而土地未被伤害,人民不会夭殇,万物没有残疾,鬼魅不兴风作浪。
【原文】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①。因间请薪其术者②,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辞③,列子又不命④。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曩章戴有请于子⑤,子不我告⑥,固有憾于子⑦。今复脱然⑧,是以又来。”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⑨!将
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⑩。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 11,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 12。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 13,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 14。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 15。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 16,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 17。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 18。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19?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 20,而慰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 21?”尹生甚怍 22,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注释】
①省——音 xǐng(醒),察看。
②间——《释文》:“间,音闲。”意亦为闲。蕲——祈求。
③怼——音 du(队),怨恨。
ì
④不命——《释文》作“又不与命”。意为不表态。
⑤曩——音 nǎng,以前。章戴——张湛注:“章戴,尹生名。”
⑥子不我告——犹“子不告我”。
⑦憾——恨。
⑧脱然——疾病痊愈的样子。本文指解除了怨恨。
⑨姬——音 jū(居)。张湛注:“姬,居也。”指坐下来。
⑩夫子——张湛注:“夫子谓老商。”
11 若人——张湛注:“若人谓伯高。”
12 眄——音 miǎn(免),斜视。
13 庚——张湛注:“庚当作更。”《集释》:“吉府本‘庚’作‘更’,”《释文》:“庚音更,居行切,益也,下同。”
14 夫子始一解颜而笑——张湛注:“是非利害,世间之常理;任心之所念,任口之所言,而无矜吝于胸怀,内外如一,不犹逾于匿而不显哉?欣其一致,聊寄笑焉。”
(15)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张湛注:“夫心者何?寂然而无意想也;口者何?默然而自吐纳也。若顺心之极,则无是非;任口之理,则无利害。道契师友,同位比肩,故其宜耳。”
(16)横_——音 hēng,放纵。
(17)内外进矣——张湛注:“心既无念,口既无违,故能恣其所念,纵其所言。体道穷宗,为世津粱。终日念而非我念,终日言而非我言。若以无念为念,无言为言,未造于极也。所谓无为而无不为者如斯,则彼此之异,于何而求?师资乏义,将何所施?故曰内外尽矣。”则“进”应读为“尽”。
(18)无不同也——卢重玄解:“眼、耳、口、鼻不用其所能,各任之而无心,故云无不同也。”
(19)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张湛注:“夫眼、耳、鼻、口,各有攸司。令神凝形废,无待于外.则视听不恣眼、耳,臰味不赖鼻、口,故六藏七孔,四肢百节,块然尸居,同为一物,则形奚所倚?足奚所履?我之乘风,风之乘我,孰能辨也?”
(20)浃时——浃,音 jiā(夹),周匝。浃时,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 2小时。
(21)几——希望。《史记·晋世家》:“毌几为君。”索隐:“儿,望也。”
(22)怍——音 zuò(坐),惭愧。
【译文】
列子拜老商氏为师,以伯高子为友,把两人的所有本领部学到了手,然后乘风而归。尹生听说了,便来跟列子学习,并和列子住到一起,好几个门都下回去看望家人。他趁列子闲暇时,请求学习他的法术,往返十次,列子十次都没有告诉他。尹生有些生气,请求离开,列子也不表态。尹生回家了。几个月后,尹生心不死,又去跟列子学习。列子问:“你为什么来去这么频繁呢?”尹生说:“以前我向您请教,您不告诉我,本来有些怨恨您。现在又不恨您了,所以又来了。”列子说:“过去我以为你通达事理,现在你的无知竟到了如此程度吗?坐下!我打算把我在老师那里学习的情况告诉你。自从我拜老商氏为师、以伯高子为友,三年之内,心中不敢计较是与非,嘴上不敢谈论利与害,然后才得到老师斜着眼睛看我一下罢了。又在两年之内,心中(比学道前)更多地计较是与非,嘴上更多地谈论利与害,然后老师才开始放松脸面对我笑了笑。又在两年之内,我顺从心灵去计较,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又在两年之内,我放纵心灵去计较,放纵口舌去谈论,但所计较与谈论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也不知道是别人的是非利害呢;并且也不知道老商氏是我的老师,伯高子是我的朋友;这时身内身外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从此以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样,耳朵就像鼻子一样,鼻子就像嘴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心灵凝聚,形体消失,骨肉全部融化了;感觉不到身体依靠着什么,两脚踩着什么,随风飘游四方,就像树叶与干燥的皮壳一样。竟然不知道是风驾驭着我呢,还是我驾驭着风啊!现在你在老师的门下,还不到一个时辰,便怨恨了好几次。你的一片肤体也不会被元气所接受,你的一根肢节也不会被大地所容纳。脚踏虚空,驾驭风云,又怎么能办得到呢?”尹生非常惭愧,好长时间不敢大声出气,也不敢再说什么。
【原文】
列子问关尹曰①:“至人潜行不空②,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③。姬!鱼语女④。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也?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⑤。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焉得而正焉?彼将处乎不深之度⑥,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⑦。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⑧,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坠于车也,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坠亦弗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是故遌物而不慴⑨。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子天乎⑩?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
【注释】
①关尹——《释文》:“关尹,关令尹喜,字公度,著书九篇。”杨伯峻:“今本《关尹子》一卷,九篇,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疑为孙定(南宋人)依讬,《四库提要》则云‘或唐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也’。”
②至人——道木最高的人。空——《集释》:“《道藏》江遹本、宋徽
宗本‘空’并作‘窒’。作‘窒’者是也。”俞樾:“《释文》曰,‘空一本作窒’,当从之。《庄子·达生篇》正作‘不窒’。”窒,指窒息。
③列——《释文》:“列音例。”
④鱼语女——张湛注:“鱼当作吾。”《释文》云:“鱼音吾。”女,即汝,你。
⑤是色而已——杨伯峻:“‘色’上脱‘形’字,当作‘是形色而已’。‘形色’承上文‘貌像声色’而言。注引 ⑥而又奚卵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引昌说:“有雌无雄,无以生卵,以喻有文无实,不得谓之道。”
⑦湿灰——陈鼓应:“喻其毫无生气。”又引林云铭:“死灰尚有或燃之时,湿灰则不能。”
⑧衿——古代衣服的交领,引申为胸襟。
⑨地文——张湛注:“向秀曰:块然若土也。”
⑩罪乎不誫不止——张湛注:“罪,或作萌。”王叔岷:“此当以作‘萌’为是。萌有生义,‘萌乎不誫不止’,犹云‘生于不动不止’,正对上文‘子之先生死矣’而言,意甚明白。”《释文》:“罪本作萌。誫音振。崔譔曰:不誫不止,如动不动也。”
(11)杜德几——几,《庄子·应帝王》作“机”。陈鼓应:“杜德机,杜塞生机。杜,闭塞。德几,犹生机。”
(12)廖——音 chōu(抽),恢复元气,病情好转。
(13)灰然——张湛注:“灰,或作全。”《庄子·应帝王》作“全”。
(14)杜权——陈鼓应:“权,变,动。谓闭塞中有变动。”引林云铭:“闭藏之中,稍露动变端倪。”
(15)天壤——指天地之际。天地交则生气生。壤,土,地。
(16)名实不入——张湛注:“向秀曰:任自然而覆载,则名利之饰皆为弃物。”指任其自然。
(17)机发于踵——机,指生机。踵,脚后跟。
(18)善者几——善者,指病情好转,元气开始恢复。几,《庄子·应帝王》作“机”,指生机。
(19)坐不斋——张湛注:“或无坐字。”《庄子·应帝王》无“坐”字。斋,《释文》作“齐”,《庄子》亦作“乔”。不斋,指气色变化不定,精神恍惚,无法看相。
(20)太冲莫眹——太冲,即太虚。眹,音 zhèn(阵),通“朕”,征兆,迹象。太冲莫眹,指太虚之时,元气混沌,无明显迹象可征。
(21)衡气机——衡,平。衡气机,指太虚之时,阴阳未分,元气的生机比较平衡时的状态。
(22)鲵旋之潘为渊——鲵,音 n(倪),雌鲸。潘,奚侗云:“‘潘’当为‘瀋’,
í沈之叚字。”“引伸之则有深意。”“沈为渊者,尤言深为渊耳。”陈鼓应注引李勉云:“所以云深者,以喻壶子之道深沈如渊。”
(23)滥水——《释文》引《尔雅》:“水涌出也。”
(24)沃水——《释文》:“水泉从上溜下也。”指瀑布。
(25)氿水——氿,音 guǐ(轨)。氿水,《释文》:“水泉从旁出也。”指决口之处。
(26)雍水——《释文》:“河水决出复还入也。”
(27)汧水——汧,音 qiān(牵)。《尔雅》:“水决之泽为汧。”
(28)肥水——《释文》:“水所出异为肥也。”水出于异地而合流会归为一,称肥水。
(29)是为九渊焉——张湛注:“此九水名义见《尔雅》。”卢重玄解:“心运于太冲之气,漠然无迹,荡然有形,而转运不常,若水之变动殊名,未尝离乎渊澄也,故不得其状而辩之矣。”
(30)自失而走——《释文》:“丧失精神而走。”
(31)未始出吾宗——指不曾开我的道者面目,杨伯峻:“‘未始出吾宗,即《庄子》‘不离其宗’,《淮南子·览冥训》‘未始出其宗’之意。”
(32)虚而猗移——虚,指无所执者。张湛注:“向秀曰:无心以随变也。”猗移,《释文》:“猗移,委移,至顺之貌。”
(33)不知其谁何——陈鼓应:“不知道我是怎么回事。”
(34)茅靡——杨伯峻《集释》引光聪谐:“茅靡正谓如茅之从风靡,波流正谓如波之逐水流,皆言无逆于物。”
(35)食狶如食人——食,饲。狶,音 xī(希),猪。《释文》:“楚人呼猪作狶。”
(36)雕瑑复朴——瑑,音 zhuàn(篆),雕刻。张湛注:“向秀曰:雕琢之文,复其真朴,则外事去矣。”陈鼓应则云:“指去雕琢而复归于朴。”郭象注:“去华取实。”成玄英疏:“雕琢华饰之务,悉皆异除,直置任真,复于朴素之道者也。”宣颖“雕去巧琢,归于真也。”李勉:“‘雕’字误,应作‘去’。言雕琢之事,悉皆废去,复归于朴。”
(37) 然而封戎—— 。音 fēn(分),通“纷”。”纷然,纷繁复杂的样子,指一切琐碎事务。戎,《释文》作“哉”。云:“哉,一本作戎,音哉。”《庄子·应常王》作“纷而封哉”。成玄英疏:“封,守也。虽复涉世纷扰,和光接物,而守于真本,确尔不移。”
(38)壹以是终——自始至终都是这样。壹,一概,都,完全。
【译文】
有一个神奇的巫师从齐国来到郑国居住,名字叫季咸,知道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夭寿,所预言的年、月、旬、日,准确如神。郑国人见了他,都避开他走得远远的。列子见到他,佩服得如痴如醉,并回来把这事告诉了壶丘子,说:“原来我以为您的道术是最高的了,现在又有了比您更高的人。”壶子说:“我和你在书本上讨论过这些事,却并没有明白它的实际内容,又
何况要了解道术呢?只有许多雌性动物而没有雄性动物,又怎么能生出卵来呢?你却要以你这点小道术与世上的人周旋,必然要露出真实面目,所以便容易让人看透而为你相面。你试试把他请来,让他看看我的相。”第二天,列子带着季咸来见壶子。季咸出去后对列子说:“唉!您的老师快要死了,不能活了,过不了十天了。我看他形色怪异,面如湿灰。”列子进来后,哭得衣服都湿了,把此话告诉了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大地的表象,在不动不静中生存,所以他看见我杜塞了生机。再请他来一趟吧!”第二天,季咸又同列子来见壶子。出去后对列子说:“您的老师遇到我真是太幸运了!有救了。全身都有生气了,我看见他闭塞的生机在萌动了。”列子进来把这话告诉了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天地交接,虚名实利都不入千心,而生机却已在脚后跟发动起来,这就是闭塞生机的萌动。所以他看到我好转的生机。再请他来一趟吧!”第二天,季咸又同列子来见壶子。出去后对列子说:“您的老师坐在那里心神恍惚,我无从给他看相,等他心神安定下来,我再给他看相。”列子进来告诉了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太虚无迹象可征,所以他看到了我混沌平衡的生机。鲸鱼盘旋之处成为深渊,水流停积之处成为深渊,水流运动之处成为深渊,水流涌出之处成为深渊,水流陡落之处成为深渊,水流决口之处成为深渊,水流回拢之处成为深渊,水流入泽之处成为深渊,水流会合之处成为深渊,这是九种深渊。再请他来一趟吧!”第二天,列子又带季咸来见壶子。还没有站定,季咸就惊慌失色地逃走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追赶不上,回来报告壶子,说:“已经不见了,已经消失了,我追不上他了。”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并没有离开我的本来面目。我无所执而随着他变化,他便搞不清我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又像草一样跟着他颠倒,像水一样跟着他流动,所以他就逃走了。”列子这时才明白自己还没有学到什么,便返回到家中,三年不出门,替他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像伺候人一样周到,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偏爱,不事雕琢而复归真朴,像土块一样独立而不受干扰,在纷繁的琐事中却心神一致,如此直到终身。
【原文】
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①。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②?”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③,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己?”曰:“夫内诚不解④,形谍成光⑤,以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 其所患⑥。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多余之赢⑦,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万乘之主⑧,身劳于国,而智尽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处己,人将保汝矣⑨。”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⑩。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11)。立有间(12),不言而出。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履徒跣而走(13),暨乎门(14),问曰:“先生既来,曾不废药乎(15)?”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而焉用之感也?感豫出异(16)。且必有感也,摇而本身,又无谓也(17)。与汝游者,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18)?”
【注释】
①伯昏督人——本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节作“伯昏无人”。②奚方而反——方,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引金其源:“《易·复卦》‘后
不省方’,注:‘方,事也。’”
③十浆——《庄子·列御寇》释文引司马彪:“十家并卖浆。”④内诚不解——陈鼓应引丁展成《庄子音义释》:“‘诚’为‘情’之假借字。”
⑤形谍成光——陈鼓应:“谍,动。形谍,形容举动。成光,有光仪。”
⑥ ——音 jī(跻),成玄英疏:“乱也。”
⑦多余之赢——本“多”字上有“无”字。俞樾:“若云‘无多余之赢’,则下不必更言‘其为利也薄’矣。卢重玄本无‘无’”字,《庄子·列御寇篇》亦无‘无’字。当据删。”
⑧万乘之主——指国君。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之主,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君主。春秋以前只有周天子才能拥有万乘兵车,战国时七国诸侯先后称王,才可称万乘之主。
⑨保——归附。《庄子·列御寇》释文引司马:“保,附也。”
⑩屦——音 jù(据),用麻、葛制成的单底鞋。
(11)敦杖蹙之乎颐——张湛注:“敦,竖也。”蹙,支撑。颐,下巴。《庄子·列御寇》成玄英疏,“以杖柱颐,听其言说,倚立间久,忘言而归也。”
(12)间——《释文》:“间,少时也。”
(13)提履徒跣——履,鞋。跣,音 xiǎn(显),赤脚。徒跣,赤脚步行。
(14)暨——《释文》:“暨,至也。”
(15)废药——张湛注:“废,置也。”卢重玄解:“废当多发。先生既来,何不发药石之言少垂训耳。”王叔岷,“《庄子·列御寇篇》‘废’正作‘发’。废、发古通。”
(16)感豫出异——用言行来感动别人,事先应当知道所出现的结果,是使自己与众不同。此句与上句《庄子》作“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
(17)且必有感也,摇而本身,又无谓也——许维遹:“‘且必有感也’,‘必’当作‘心’,形近致讹。”王重民:“‘身’有‘性’义,盖‘身’‘性’古通用。‘本身’犹‘本性’也。”此句《庄子》作“必且有感摇而本才。”
(18)何相孰也——陈鼓应:“‘孰’为‘熟’之本字。相习熟,相亲爱的意思。”
【译文】
列子到齐国去,半路上又返了回来,遇到了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怎么又回来了?”列子说:“我感到震惊。”“为什么震惊?”“我在有十家酒店的小镇吃饭,刚到那里就有五家酒店赠送给我酒菜。”伯昏瞀人问:“这样,你为什么要感到震惊呢?”列子说:“心中的情欲没有消融,形态举动便有光彩,以这外貌镇服人心,使人轻易把自己视为老人而尊重,这可能带来祸患。那酒店老板特地准备些酒菜饭食,为的是得到多余的利润,他们的盈利很少,他们的权势也很小,尚且这样对待我。又何况拥有万乘兵车的君主,身体劳瘁于国家,而智能耗尽于政事,他一定会任用我去办事,并希望我取得功效的。所以我感到震惊。”伯昏瞀人说:“你的看法真是太好了!你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人们一定会归附你的。”伯昏瞀人没过多久去列子家,门外的鞋子都已经摆满了。伯昏瞀人面向北站着,竖着拐杖支撑着下巴。站了一会儿,没有说话就走了。接待宾客的人告诉了列子。列子提着鞋子光着脚赶了出来,追到大门口,问道:“先生既然来了,还不说几句启发训导我
的话吗?”瞀人说:“算了吧!我原来就告诉你说,人们将归附于你,果然归附你了吧。这不是你有能力使别人归附于你,而是你没有能力使别人不归附于你。你哪里用得着以言行去感动别人呢?你事先就应当知道以言行感动别人的结果会使自己与众不同。而且心有所动,必然会动摇你的本性,这就更没有意义了。同你交往的人,没有人会告诉你。他们所说的闲言碎语,都是毒害人的话。不帮助别人觉悟,又怎么能称为好朋友呢?”
【原文】
杨朱南之沛①,老聃西游于秦②。邀于郊③,至梁而遇老子④。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⑤:“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⑥。”杨朱不答。至舍,进溶漱中栉⑦,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间⑧,是以不敢。今夫子间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⑨,而谁与居?大白若辱⑩,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迎将家(11),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12)。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注释】
①杨朱——战国初哲学家。先秦古籍中又称他为阳子居。魏国人。反对墨家的“兼爱”和儒家的“仁义”思想,主张“贵生”、“贵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沛——今江苏沛县。
②老聃——春秋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书。老子与杨朱不同时,本文述两人相遇事,当是寓言。《庄子》载此事,即在《寓言篇》中。秦——今陕西省一带。
③邀——《释文》:“邀,抄也,遮也。”
④梁——今河南开封市。
⑤中道——《释文》:“中道,道中。”
⑥今不可教也——张湛注:“与至人游而未能去其矜夸,故曰不可教者也。”
⑦涫漱巾栉——涫,音 quàn(贯),通“盥”,盥洗,本文指洗手的水。漱,漱口,本文指漱口水。中,毛巾。栉,音 zh(质),梳篦的总称。
ì
⑧间——《释文》:“间,音闲,下同。”
⑨睢睢而盱盱——睢,音 suī(虽)。睢睢,仰视貌。盱,音 xū(虚)。盱盱,直视貌。《释文》引高诱注:“睢盱,视听貌。”陈鼓应:“睢,仰目。盱,张目。皆傲视貌。”陈说可从。
⑩辱——杨伯峻《集释》引马其昶:“辱借为黩。”黩,音 dú(渎),黑。
(11)舍迎将家——杨伯峻:“《道藏》各本‘舍’下有‘者’字,惟《四解》本无‘者’字,汪本亦无‘者’字,是也。”俞樾:“舍与舍者不同。下云‘舍者避席’,又云‘舍者与之争席矣’,皆谓同居逆旅者。此云‘舍’,则谓逆旅主人也。主逆旅者即谓之舍,犹典市者即谓之市,主农者即谓之田。”迎将,迎接。
(12)炀——音 yáng(阳),烤火。
【译文】
杨朱向南到沛地,老聃西游到秦地。杨朱抄郊野的小路,至梁地遇到了老子。老子在半路上仰天长叹道:“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现在看来不可教导了。”杨朱没吭声。到了旅舍,杨朱给老子送上洗脸水、嫩口水、毛巾和梳子,把鞋子脱在门外,跪着走到老子面前,说:“刚才您老人家仰天长叹道:‘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现在看来不可教导了。’学生想请教您原因,但路上您没有空,所以不敢问。现在您有空了,请问我哪里做错了。”老子说:“你神态傲慢,谁还愿意和你相处呢?最洁白的东西好像十分黑暗,最道德的人好像有所不足。”杨朱立刻变得十分恭敬地说:“敬听教诲了。”杨朱往沛地去,走到旅舍的时候,主人十分客气地迎接他进房间,老板安排坐席,老板娘拿来毛巾和梳子,旅舍的客人让出了坐席,在灶前烤火的人让出了灶门。当他从沛地回来的时候,旅舍的客人们已不再拘束,同他争抢坐席了。
【原文】
杨朱过宋①,东之于逆旅②。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恶者贵而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④,安往而不爱哉?”
【注释】
①宋——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
②东之于逆旅——《庄子·山木》作:“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韩非子·说林上》作:“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逆旅,旅舍。
③恶——丑陋,与“美”相对。
④自贤之行——王叔岷:“《韩非子·说林上篇》‘之行’作‘之心’,审文意,当从之。”
【译文】
杨朱经过来国,向东到了旅舍。旅舍主人有两个小老婆,其中一人美丽,一人丑陋,丑陋的受尊宠而美丽的受冷落。杨子问这是什么缘故。旅舍的伙计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我并不觉得她美丽;那丑陋的自以为丑陋,我并不觉得她丑陋。”杨子说:“弟子们记住!行为善良而能去掉自我炫耀的心念,到哪里会不受人喜欢呢?”
【原文】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①。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②,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③;柔,先出于己者④。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⑤,以此任天下若徒。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粥子曰⑥:“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⑦,至于若己者刚⑧;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注释】
①不常胜之道——陶鸿庆:“‘不常胜’当作‘常不胜’。下文云‘常胜之道柔,常不胜之道强’,承此言。”
②亦知——张湛注:“‘亦’当作‘易’。”《释文》:“‘亦’本作
‘易’。”
③先不己若者——先,胜于,胜过。不己若者,力量不如自己的人。
④出于己者——力量大于自己的人。
⑤胜一身若徒——一身,一个人。若徒,好像什么也没有干。张湛汪:“徒,空默之谓也。”
⑥粥子——亦作鬻子,名熊,周文王师,楚国君主的祖先。
⑦强者不若己——王叔岷:“《淮南·原道篇》‘不若己’下有‘者’字(《文子·道原篇》同),与下文句法一律,当从之。”
⑧至于若己者刚——张湛注:“必有折也。”吴闿生:“刚,当作戕,故注云‘必有折也’。”戕,音 qiāng(枪),残害。本文指被残害。
【译文】
天下有经常取胜的方法,有经常不能取胜的方法。经常取胜的方法叫做柔弱,经常不能取胜的方法叫做刚强。二者容易明白,但人们却不懂得。所以上古时的话说:刚强可以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人,柔弱可以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人。可以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旦碰到力量与自己相当的人,那就危险了。可以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就没有危险了。以柔弱战胜一个人,会像什么也没有干一样;以柔弱统治天下人,也会像什么也没有干一样。这叫做不想取胜而自然取胜,不想统治而自然统治。鬻子说过:“要想刚硬,必须要坚守柔软;要想强大,必须要保持虚弱。柔软积聚多了一定刚硬,虚弱积聚多了一定坚强。看他所积聚的是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祸与福的发展方向。
刚强能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人,一旦碰到力量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受挫折;柔弱能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老聃说:“刚强的军队会被消灭,刚强的树木会被折断。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
【原文】
状不必童而智童①,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②,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③,谓之人,而入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④,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疱牺氏⑤、女蜗氏⑥、神农氏⑦、夏后氏⑧,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⑨、殷纣⑩、鲁桓(11)、楚穆(12),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13)。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14),帅熊、罴(15)、狼、豹、 (16)、虎为前驱,鵰(17)、鹖(18)、鹰、鸢(19)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夔典乐(20),击石拊石(21),百兽率舞(22);萧韶九成(23),凤皇来仪(24),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25)。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26),亦不假智于人也(27)。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年,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28),隐伏逃窜,以避患害。今东方介氏之国,其国人数数解六言之语者(29),盖偏知之所得(30)。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
神魑魅(31),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32),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注释】
①童——张湛注:“童当作同。”
②骸——指形骸,形体。
③倚——站立。《广雅·释诂四》:“倚,立也。”《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虞注:“倚,立也。”趣——音 qū(趋),通“趋”,快步行走。
④傅——通“附”,附着。
⑤疱牺氏——亦作伏羲、宓羲、包牺、伏戏。传说为中国人的始祖,与女蜗氏兄妹相婚而生人类。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据说八卦也始于他的创作。
⑥女娲氏——娲,音 wā(蛙)。女娲氏,传说为中国人的始祖,与伏羲相婚而生人类。其后,他们禁止兄妹通婚。又传她曾用黄土造人,并炼五色石补天,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
⑦神农氏——传说为上古帝王,农业与医药的发明者,用木制农具,教民农业生产,又曾尝百草,教人治病。
⑧夏后氏——传说为上古帝王,夏朝的建立者。原为部落首领,奉舜命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领袖。
⑨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名履癸,荒淫暴虐,被商汤所灭,出奔南方而死。
⑩殷纣——即商纣,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名受,又称帝辛,荒淫暴虐,被周武王所灭,自焚而死。因商都在盘庚时迁至殷,故商朝又称殷朝,商纣王又称殷纣王。
(11)鲁桓——春秋时鲁国国君,公元前 711 年—前 694 年在位。听信语言,杀兄自立,又接受宋贿赂的鼎入于周公庙,均为非礼行为。后被齐襄公所杀。
(12)楚穆——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 625 年—前 614 年在位。杀父自立,亦属禽兽之行。
(13)几——音 jī(机),希望。
(14)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传说力古代帝王,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炎帝、传说为上古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得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啄鹿东南)打败炎帝。
(15)罴——音 p(皮),熊的一种。
í
(16) ——音 chù(初)。《尔雅 释兽》:“ ,獌,似狸。”但比狸大。
(17)鵰——王叔岷:“《艺文类聚》九十、九一、《初学记》二二、《御览》儿一九、《玉海》八三引‘鵰’上井有‘以’字,当从之。今本捝(脱)‘以’字,文意不完。”
(18)鹖——似野鸡。《释文》:“一本作鹗。”胡怀琛:“作鹗者是也。原文所言皆猛兽、鸷鸟,鹖非鸷鸟,非其伦也。以作鹗为是。”鹗,亦称鱼鹰。
(19)鸢——音 yuān(冤),亦称“老鹰”。
(20)夔——音 ku(葵),传为尧、舜时的乐官,一足。
í
(21)击石拊石——石,指石制的磐。拊,音 fǔ(府),击。
(22)率——跟随。
(23)萧韶九成——萧,竹制的管乐器。韶,舜乐名。九成,乐曲一终为一成。九成,犹九章、九阕。箫韶九成,言箫韵之乐,奏九度为一终。
(24)凤皇来仪——谓凤凰飞来跳舞且有容仪,古人以为是祥瑞。
(25)而不知接之之道——《释文》作“而人不知接之之道”,云:“一本无人字。”此处指一般人不知接近鸟兽的方法,紧接下来说“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人”与“圣人”相对为言,故有“人”字为是。
(26)摄生——保养身体。
(27)假——杨伯峻:“‘假’或作‘暇’,暇、假皆读为了。”
(28)逮于末世——逮,及,等到。末世,衰乱之世。
(29)数数——音 shuòshuò,常常。
(30)偏知——异常的智慧。
(31)魑魅——音 chī(痴)mèi(妹):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
(32)末聚禽兽虫蛾——张湛注:“百兽率舞是也。”
【译文】
形状不一定相同而智慧相同,智慧不一定相同而形状相同。圣人选取相同的智慧,而不选取相同的形状。一般人选取相同的形状而不选取相同的智慧。形状与自己相同的,便亲近而喜爱它;形状与自己不同的,便疏远而害怕它。有七尺长的身躯,手与脚不一样,头上长头发,口中生牙齿,能站立并快步行走的,叫做人,而人未必没有禽兽之心。即使有禽兽之心,也以人的形状而得到他人的亲近。身上长翅,头上生角,龇着牙齿,张着脚爪,抬着头飞,低着头跑,叫做禽兽,而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即使有人心,也以禽兽的形状而被人疏远。扈牺氏、女蜗氏、神农氏、夏后氏,或者是蛇身人面,或者是牛头虎鼻,他们有不是人的形状,而有大圣人的道德。夏桀王、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他们的形状面貌与七窍都和人一样,但却有禽兽之心,而人们却坚持以他们有和人一样的形状而希望他们有很高的智慧,这是办不到的。黄帝在阪泉的郊野与炎帝作战时,曾统帅熊、罴、狼、豹、驱、虎为前驱,鵰、鹖、鹰、鸢为旗帜,这是用力量役使禽兽的例子。尧使用夔主管音乐,敲击着磬钟,各种野兽跟着跳舞;萧韶乐曲成了套,凤凰也来朝拜,这是用乐声吸引禽兽的例子。那么禽兽之心,与人有什么不同呢?形状声音与人不同,一般人便不知道与它们交往的方法。圣人没有什么不知道,没有什么不通晓,所以能吸引并能役使它们。禽兽的智慧有生来就与人相同的,它们都想保养身体,智慧也不比人低。雌雄互相匹配,母子互相亲爱;避开平地,依托险峻;逃离寒冷,寻求温暖;居住时结伙成群,出行时依次成列;幼生的住在里面,强壮的住在外面;喝水时互相提携,吃食时一起叫鸣。上古的时候,它们同人类在一起居住,和人类一同出行。到了有帝王的时候,才开始被惊吓而散乱了。等到衰败的乱世,它们更是隐藏逃窜,以避免祸患。现在东方有个介氏之国,这个国家的人常常懂六畜的语言,大概是有异常智慧的缘故。上古的神圣之人,对万物的性质形态全都明白,对异类的语言声音全都了解。把它们会合聚集起来,对它们进行训练教授,和对待人民一样。所以先会合鬼神妖怪,然后通达八方人民,最后聚集禽兽昆虫,说凡是有血有气的动物,它们的头脑智慧相差得并不太远。神圣之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教授训练所有的动物没有什么遗漏。
【原文】
宋有狙公者①,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匾焉②,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③,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④,皆犹此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注释】
①狙公——狙,音 jū(居),猕猴。狙公,张湛注:“好养猿猴者,因谓之狙公也。”
②匮——缺乏,贫困。
③芧——音 xù(序),栎树,本文指栎实,即橡子。
④以能鄙相笼——笼,音 lǒng(垅),笼络,欺骗。《释文》云:“‘能鄙相笼’,一本作‘智鄙相笼’。”杨伯峻云:“疑作‘智’者是,下文‘以智笼群愚、众狙’正秉此而言。”鄙,吴闿生云:“鄙读为否。”
【译文】
宋国有个饲养猴子的人,很喜欢猴子。他养了一群猴子,能理解猴子的想法,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还减少家里人的生活费用,以满足猴子的需要。不久家里贫困起来,他打算限制猴子的食物,又怕猴子不听自己的话,便先欺骗它们说:“喂你们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吗?”众猴子都跳起来发了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喂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吗?”猴子们听了,都趴在地上十分高兴。动物之间以智慧与否互相笼络欺骗,都像这个样子。圣人用智慧来笼络欺骗那些愚笨的人,也就像养猴人用智慧笼络欺骗那些猴子一样。名义与实际都没有亏损,却能使它们时而高兴,时而发怒啊!
【原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①。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③。”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④。”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⑤。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⑥。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注释】
①纪渻子——渻,音 shěng(省)。一本作“消”。
②虚骄而恃气——张湛注:“无实而自矜者。”
③犹应影向——向,《释文》:“向音响。”林希逸:“闻响而应,见影而动,则是此心犹为外物所动也。”
④疾视而盛气——疾视,怒目而视。盛气,气势旺盛。
⑤已无变矣——张湛注:“彼命敌而我不应,忘胜负矣。”
⑥其德全矣——全德,指气专志一的精神状态。《天瑞篇》:“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这里讲的“莫加”的至德,即全德,由下文有“其在老耄”,“虽未及婴孩之全”云云,可知。气志专一,不为外物所动,如婴孩,如木鸡,如槁木死灰,即为全德。
【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周宣王过了十天就问:“鸡可以斗了吗?”回答说:“不行。还没有真本领,只知依仗骄傲之气。”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不行。它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听到别的鸡的声音就想应战。”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不行。还瞪着眼睛,气势旺盛。”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大声鸣叫,它的情绪也不会变动了。看上去像个木头鸡了。它的德已经完整了。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只有转身逃跑罢了。”
【原文】
惠盎见宋康王①。康王蹀足謦欬②,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夫无其志也,未有爰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③。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也。”惠盎对曰:“孔墨是已④。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⑤。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竟之内⑥,皆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⑦。”
【注释】
①惠盎——张湛往:“惠盎,惠施之族。”惠施,战国时宋国人,曾为魏国宰相,善辩,与庄子善。宋康王——《吕氏春秋·顺说篇》高诱注:“康王,宋昭公曾孙,辟公之子,名侵,立十一年,僭号称王。四十五年,大为不道,故曰宋子不足仁义者也。齐湣王伐灭之。”
②蹀足謦欬——蹀,音 dié
(蝶),顿足。謦欬,音 qǐng(请)kài(忾),咳嗽。
③四累——陶鸿庆:“累,层累也,犹言四层之上也。”
④墨——指墨子(约前 468——前 376 年)春秋末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宋国人,后长期住鲁国。主张“兼爱”、“尚贤”、“尚同”、“明鬼”。
⑤延颈举踵——伸长颈项,踮起脚跟,形容殷切盼望。
⑥竟——通“境”。
⑦说——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