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有一年之气色。有一月之气色。有一日之气色。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①。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②。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③。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④。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是也⑤。

【注释】
①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主,主宰;主要之神。人以气为主,就是人以气为其主神,换言之,气主宰着人。“气”作为一种生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依据。所以说“气”是人的生命主宰。于内为精神,即“气”的内在表现是人的精神,而“精神”则是人的观念、情感、意志、气质、风度、胆魄等的综合体。于外为气色,即“气”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气色。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人以气为自身的主宰,气在内体现为人的精神,在外则表现为人的气色。
②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淡,指气色纯清明薄。长,指青年时期。明,指气色光而洁。艳,指气色丰而美。素,指气色朴而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的气色变化是像俗话说的“少年时期气色纯而薄即气稚色薄,青年时期气色光而洁即气勃色明,壮年时期气色丰而美即气盛色艳,老年时期气色朴而实即气实色朴”。
③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春青,青属木,木色尚青。青色,即白中透青的苍翠之色。夏红,夏属火,火色尚红。秋黄,秋属金,金色尚白,白虽得正,却非所宜(因白为凶色),宜者黄色,以土生金,不失其正,而脾属土,养脾以移气。冬白,冬属水,水色尚黑,自虽得正,却非所宜(黑则肾亏),宜者白色,以金生水,不失其正,而肾属水,固肾以养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贯穿一年的气色,俗话说的“春季气色宜青,夏季气色宜红,秋季气色宜黄,冬季气色宜白”,就是这种气色。
④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朔,朔日,指阴历每月初一。森发,如树木枝叶之盛发。望,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隐跃,若隐若现。“朔”为日月相会之日,月至此渐趋于圆,有树木盛发相,所以说“朔后森发”。“望”为日月相望之日,月至此渐趋于隐,有若隐若现之相,所以说“望后隐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贯穿一月的气色,俗话说的“朔日之后如枝叶盛发,望日之后则若隐若现”,就是这种气色。
⑤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是也:早青,这里的意思是气色初发。清晨起床之后,人开始活动,气色便随之复苏,所以说“早青”。昼满,白天气色充盈。晚停,傍晚气色将伏。暮静,夜间气色安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贯穿一天的气色,俗话说的“早晨气色开始复苏,白天气色充盈饱满,傍晚气色渐趋隐伏,夜间气色安宁平静”,就是这种气色。

【译文】
气是一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之神,在人体内部表现为人的精神,在人体表面表现为人的气色。气色有多种形态:其中有贯穿人的一生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少年时期气色为淡,所谓的淡,就是气稚色薄;青年时期气色为明,所谓的明,就是气勃色明;壮年时期气色为艳,所谓的艳,就是气丰色艳;老年时期气色为素,所谓的素,就是气实色朴”,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年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春季气色为青色——木色、春色,夏季气色为红色——火色、夏色,秋季气色为黄色——土色、秋色,冬季气色为白色——金色、冬色”,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月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每月初一日之后如枝叶盛发,十五日之后则若隐若现”,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天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早晨开始复苏,白天充盈饱满,傍晚渐趋隐伏,夜间安宁平静”,就是这种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