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惑溺,指沉迷不悟。沉迷于声色、财富、忌妒、情爱里面而不能自拔,无所节制,都属惑溺。第1、2 则记迷子女色,第5 则记女迷于男色而至于偷情。第3、4 则记述因忌妒起风波。第6、7 则同是记载夫妇问惑于情爱,但是第7 则是因宠幸而纵容,以至受讥讽,第6 则以为情爱可以不受礼法约束,其情虽深,而仍而惑溺。
(1)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②,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③。”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④。”【注释】①魏甄后:魏文帝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④。”乃成其谶⑤。
【注释】①绿珠:石崇的爱妾,善吹笛,根漂亮。孙秀曾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石崇不肯给。孙秀怒,矫诏逮捕石崇。潘岳:字安仁,曾任给事黄门侍郎。孙秀诬陷他和石崇追随淮南王等作乱,夷三族。②“中心”句:引自(诗经·小雅·隰桑),这里指心中存着这件事,哪一天能忘记。中心,心中。
③欧阳坚石:欧阳建,字坚石,是石崇的外甥。
④“投分”句:大意是,我希望寻找坚贞的知己,友情始终如一,同生共死。投分(fèn),志向相合;知交。石友,比喻象金石一样坚贞的朋友。⑤谶(chèn):预兆;预言。
【译文】孙秀既怨恨石崇不肯送出绿珠,又不满潘岳从前对自已不礼貌。后来孙秀任中书令,潘岳在中书省的官府里见到他,就招呼他说:“孙令,还记得我们过去的来往吗?”孙秀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才知道免不了祸难。后来孙秀逮捕石崇、欧阳坚石,同一天逮捕潘岳。石崇首先押赴刑场,也不了解潘岳的情况。潘岳后来也押到了,石崇对他说:“安仁,你也这样吗?”潘岳说;“可以说是‘白首同所归’。”潘岳在《金谷集》中的诗写道:“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这竟成了他的谶语。
(2)刘玙兄弟少时为王恺所憎,尝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坑,坑毕,垂加害矣。石崇素与玙、琨善,闻就恺宿,知当有变,便夜往诣恺,问二刘所在。恺卒迫不得讳①,答云:“在后斋中眠。”石便径入,自牵出,同车而去,语曰:“少年何以轻就人宿!”
【注释】①卒迫:同“猝迫”,仓猝,突然。讳:隐讳;隐瞒。
【译文】刘玙兄弟年轻时是王恺所憎恨的人,王恺曾经请他们兄弟两人到家里过夜,想要不声不响地害死他们。就叫人挖坑,坑挖好了,就要杀害了。石崇向来和刘玙、【注释】①”王东亭”句:(字孝伯)因为中书令王国宝专擅朝政,想杀国宝,而东亭侯王殉以为时机未到,极力劝止。后来王殉又劝王国宝辞职,以缓和矛盾。这里所谓后渐异,疑指此。②“王陵”句:汉惠帝死,吕后想封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认为不可,再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认为可以。后来陈平和周勃一起诛杀诸吕,立汉文帝,安定了刘氏天下。从默,依从,不说话。克终,结果,未了。
【译文】东亭侯王珣和王孝伯两人谈论过,后来,王珣的意见逐渐不一样了。王孝伯对王珣说:“您怎么再也不可捉摸了?”王珣回答说:“王陵在朝廷上力争,陈平顺从而不说话,这都不足为据,只看结果怎么样啊。”
(7)王孝伯死,县其首于大桁①。司马太傅命驾出至标所,孰视首②,曰:“卿何故趣欲杀我邪③?”
【注释】①“王孝伯”句:晋安帝时,太傅司马道子专权,引王愉、司马尚之为腹心。隆安二年(公元398 年),王孝伯以讨伐王愉等为名,起兵反,兵败被杀。县(xuán),悬挂。大桁,即朱雀桥,横跨于秦淮河上。
②标所:立柱子悬首示众的地方。
③趣(cù):通“促”,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