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①,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②,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③曰:“潬潬咴咴,棼棼雉雉④,万物尽化⑤。”言至德所被也。丹书⑥曰:“义胜欲则从,欲胜义则凶。”戒⑦慎之至也。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⑧,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注释】
①向明南面:指帝王治理天下。向明,天将明,指早朝议政;南面,帝王朝南坐。
②毓(yù):养育。黎献:黎民,老百姓。黎,众;献,贤人。
③绿图:传说有龙马衔出“赤文绿地”的河图献给尧,实际是假托尧名造的一种纬书。
④棼棼(fén fén):纷纷。雉雉:杂乱,指万物在变化中的纷杂情状。
⑤化:化生。
⑥《丹书》:也是一种纬书。
⑦戒:警戒。
⑧凝其化:造成各种祥瑞。凝,成。化,化生瑞物。

【译文】
帝王效法天帝居于北极星辰的正位,在天将明时面向着南方坐朝听政,像北极星一样运转天道的枢纽,就像帝王运用政权,抚育众多的百姓和贤人,难道不应以按照道德办事,用刻石来记帝王的功德吗?《绿图》说:“宛转杂糅,纷纷扰扰,丰茂繁富,万物都得到化育。”这就是最高的道德所造成的。《丹书》说:“义理胜过私欲就吉利,私欲胜过义理就危险。”这就是说诫告要十分谨慎。用诫告要谨慎来提高他的德行,用极高的德行来凝集他们对万事万物化育的功绩,古代七十二位帝王要把自己的功德告诉神明,因此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

【原文】
昔黄帝神灵,克膺①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大舜巡岳②,显乎虞典。成康封禅,闻之乐纬③。及齐桓之霸,爰窥王迹④,夷吾谲陈⑤,拒以怪物⑥。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然则西鹣东鲽⑦,南茅北黍,空谈非征⑧,勋德而已。是以史迁八书⑨,明述封禅者,固禋祀之殊礼,铭号之秘祝⑩,祀天之壮观矣。秦皇铭岱,文自到扬雄作《剧秦美新》,班固作《典引》,这两篇文章并不用来刻石,但是文体都仿效封禅文。看看《剧秦美新》的写作,仿照司马相如的《封禅文》,用了诡奇隐遁的文辞,所以兼包神奇古怪的内容。然而它的结构细致严密,文辞圆转,脉络贯通,自称用尽了思虑,没有一点剩余的力量了。班固《典引》的叙述,典雅而有文采,这是因为他借鉴了历代前人的作品,所以写作时能掌握得恰到好处。他的确立命意,文辞斐然,文采技巧有余。所以他说司马相如的《封禅文》细致而不典雅,扬雄的《剧秦美新》典雅而不确实。这岂不是看前人的作品容易看清楚,学习前人作文便容易学好吗?至于的《受命述》,虽然想追拟前人的创作风格,但风势衰弱,编辑韵语构成歌颂,虽然文理有条理,却是平庸,不能奋翅高飞。还有陈思王曹植的《魏德论》,假借客人和主人之间议论形式来作文,文势迂回缓慢不紧凑,而且竟长达千言,花费的劳力工夫虽然很深,但收效却很少,风力和文采都没有。

【原文】
兹文为用,盖一代之典章也。构位①之始,宜明大体,树骨于训典之区,选言于宏富之路,使意古而不晦②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则为伟矣。虽复道极数殚③,终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④。

【注释】
①构位:即构思。
②晦:暗,不明。
③道:理。数:术,方法。殚(dān):竭,尽。
④辙:车轮碾压的沟槽,指老路。

【译文】
封禅这种文体的作用,要起到一个时代经典章程的作用。布局构思时,应当明确它总的体制:树立义理要在经典的范围内去找根据,选择语言要在宏大富丽的作品中去寻找;使作品的内容古典但又不因辞深而隐晦,虽是今天的文辞但却不失于浅薄;要它的意义内容富有光辉,文辞语言却有棱角。如果做到了这些,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有的人写封禅文,虽说道路和方法已经穷尽,终究是抄袭古人;但凡是能够创新的人,必定能有超出前人之作。

【原文】
赞曰:封勒帝绩,对越天休。逖①听高岳,声英克彪。树石九旻②,泥金八幽。鸿律蟠采③,如龙如虬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