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谈起,指出创作是作者有了某种情感的冲动,才发而为文的。所以作者的才、气、学、习等等,就都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刘勰认为作品的风格是:“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因此,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他把各种风格大体上归纳为“典雅”、“远奥”等八种,并概括地总结了这八种风格的基本特点。在这八种中,刘勰对“新奇”和“轻靡”两种比较不满。不过他认为,一个人的风格不限于一种,而往往有参差错综或前后不同的发展变化。

  第二部分以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形:表达。  2 见(xiàn限):同现,显露,和上句“形”字意近。  3 隐:指上文所说的“情”和“理”。显:指上文所说的“言”和“文”。  4 因内符外:《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符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5 庸:平凡。俊:杰出。  6 气:指作者的气质。刚柔:强弱。  7 雅:雅乐。郑:郑声。这里是借“雅郑”指正与邪。  8 情性:指先天的质性,包括才和气在内。铄(shuò朔):原指金属的熔化,这里引申为影响的意思。  9 陶染:指后天的影响,如学和习。  10 笔区:和下句的“文苑”意义相近。谲(jué决):变化。  11 诡(guǐ轨):反常。的字。褊(biǎn扁):狭隘急遽。  18 言壮而情骇:钟嵘《诗品》评刘桢的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骇:惊人。  19 嗣宗:三国魏国著名作家的字。俶傥(tìtǎng替躺):无拘无束的样子。亦作“倜傥”。《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曾说阮籍“倜傥放荡”。  20 响逸而调远:《诗品》评阮籍的《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逸:高。  21 叔夜:三国魏国著名作家嵇康的字。侠:豪侠。《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说嵇康“尚奇任侠”。《晋书·嵇康传》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22 兴(xìng幸):兴会,兴致。采烈:辞采犀利。  23 安仁:西晋作家潘岳的字。轻敏:《晋书·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才略》:“潘岳敏给,辞自和畅。”  24 锋发:势锐。韵流:指音节流畅。  25 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字。矜(jīn今):庄重。《晋书·陆机传》说陆机“伏膺儒术,非礼不动”。  26 情繁而辞隐:《才略》篇说:“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27 表:外表,这里指作品。里:内涵,这里指作者的性格。  28 恒资:指先天的资质。

〔译文〕
  这八种风格常常变化,其成功在于学问;但才华也是个关键,这是从先天的气质来的。培养气质以充实人的情志,情志确定文章的语言;文章能否写得精美,无不来自人的情性。因此,贾谊性格豪迈,所以文辞简洁而风格清新;司马相如性格狂放,所以说理夸张而辞藻过多;扬雄性格沉静,所以作品内容含蓄而意味深长;刘向性格坦率,所以文章中志趣明显而用事广博;班固性格雅正温和,所以论断精密而文思细致;张衡性格深沉通达,所以考虑周到而辞采细密;王粲性急才锐,所以作品锋芒显露而才识果断;刘桢性格狭隘急遽,所以文辞有力而令人惊骇;阮籍性格放逸不羁,所以作品的音调就不同凡响;嵇康性格豪爽,所以作品兴会充沛而辞采犀利;潘岳性格轻率而敏捷,所以文辞锐利而音节流畅;陆机性格庄重,所以内容繁杂而文辞隐晦。由此推论,内在的性格与表达于外的文章是一致的。这不是作者天赋资质和作品中所体现的才气的一般情况吗?

(三)
  夫才有天资1,学慎始习;斫梓染丝2,功在初化;器成彩定3,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4;沿根讨叶5,思转自圆6。八体虽殊,会通合数7;得其环中8,则辐辏相成9。故宜摹体以定习10,因性以练才;文之司南11,用此道也12。

〔注释〕
  1 天资:就是上文说的“自然之恒资”。  2 斫(zhuó浊):砍。梓(zǐ子):一种可供建筑及制造器具的树木。  3 彩:指彩色丝绸。  4 雅制:指儒家经书。  5 讨:寻究。  6 圆:圆满,圆转。  7 数:方法。  8 环中:轴心。  9 辐(fú扶):车轮的辐条。辏(còu凑):指辐条的聚集。  10 摹:学习。  11 司南:指南。  12 道:指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