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辛(Xī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姒姓,由莘(Shēn 音伸)氏所改。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莘国,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莘姓。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头为辛姓,称辛氏,便产生辛姓。
2、出自高辛氏所改。据《路史》所载,相传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其后有去高字改为辛姓。
3、出自上古居住在今山东省曹县一带的有辛氏的后裔,有以辛为姓的。
4、出自赐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辛氏即莘氏也。”北周有赐项氏姓辛,其后皆显于唐代,此支为天水辛姓。
5、出自他族有辛姓或他族改辛姓:
① 清满洲人有辛姓,世居锦州。
② 清高丽有辛姓。
③ 清时甘肃碾伯(今青海省乐都)县土司其孙姓辛,名庄奴。
④ 今土、藏、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辛姓。
得姓始祖:启。父大禹,母涂山氏。夏朝开国君主。相传禹晚年曾根据以前的先例,做禅让的姿态,并推举东夷族的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做准备,竭力为子培养羽翼势力。大禹薨后,启不负父望,兴兵夺权,一举攻杀伯益。不久,又兴兵灭掉了不服自己,妄图蠢蠢欲动的同姓有扈氏。剪除异己后,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禅让制一去不返,世袭制度从此确立。启建国后,封庶子于莘,其后以封地为氏,因莘辛在古时同音,后去掉草头,称辛姓,尊启为辛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辛姓发源于今陕西合阳,为夏时诸侯,夏传至桀时灭亡。商时辛姓于史书鲜见,商末有史官辛甲,西周时受封于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其子孙遂开始在山西落籍。春秋战国时,晋国有辛俞、辛寥,周国都(今河南省洛阳)有辛有,鲁国有辛栎,表明辛姓在此际已播迁于今河南、山东境内。两汉之际,辛姓在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已形成大的聚落,特别是辛庆忌家族世代显贵,更为后世辛姓陇西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此际还有赵(今河北省一带)人辛垣平。由此可知,辛姓族人已经遍布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陇西繁衍的辛姓已经族大人众,枝繁叶茂,而且高官不断,数量众多,辛姓陇西郡望已经形成。另外,在雁门一带的辛姓也势头很猛,并形成了辛姓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雁门郡望。此际,由于陇西郡望的带动,辛姓在今甘肃兰州也形成大的聚落。并且颇为辉煌。另外,辛姓在河南也繁衍地颇为兴旺,并有辛普明由河南徙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当为辛姓入迁江南第一人。隋唐时期,陇西仍是辛姓主要繁衍之地,而且势头不减,并出现了辛姓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宰相:辛茂将。五代十国至两宋,辛姓发展出现了新特点,陇西郡望尤在,但已失去往日光彩,在今陕、晋、豫、冀、鲁等地辛姓发展迅速,尤其在今山东境内,辛姓繁衍的尤为兴盛。随着南宋偏安江南,南方出现了更多的辛姓人家,并且已有辛姓入闽。元代,有辛姓迁居新疆。明初,山西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地。明代以后,辛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辛姓繁衍最胜。清康乾年间以后,河南、河北、山东之辛姓闯关东者甚众,其中山东辛姓为中坚力量。如今,辛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为最多,上述四省之辛姓约占全国汉族辛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
三、历史名人
辛 甲:西周初年史官。原事商王纣,曾献纣七十谏,纣不听,无奈投周。后任周太史,受封于长子。曾倡议百官群臣各献箴言,劝王行善补过。今存“虞人之箴”。
辛 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秦雄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辛 秘:陇西人,唐代官吏。举五经,历河东司马。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开源节流,使泽潞之境收入大增,而其家却无厚产,为时所称。
辛文子:即文子,春秋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散文家,祖籍宋国(今河南省),代表作品为《文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 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诗名东汉;
词冠宋朝。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诗人辛延年,生平无可考,作品存《羽林郎》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下联典指南宋词人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人。孝宗时以大理少卿出为湖南安抚使,治军有声,仕至龙图阁待制。性豪爽,尚气节。雅善长短句,纵横慷慨,与苏轼并称。
免冠悟主;
息讼安民。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狄道人辛庆忌,字子真,初为右校丞,屯田乌孙赤谷城;元帝时,历官金城长史,张掖、酒泉太守;成帝时,历官光禄勋、执金吾、左将军。当时,成帝的舅父王风专权,后因罪降职,槐里令朱云上书,要借上方剑斩依附王风的佞臣张禹。成帝要杀张禹时,辛庆忌免冠(去掉官帽)解印绶叩头求情,张禹得以免死。下联典指隋代狄道人辛公义,少年时丧父,母亲教他读书,以勤苦著称。开皇初年,官岷州刺史,全境百姓称他为慈母。后历官牟州刺史、司隶大夫。此联另有一版本下联第三言的“安”字为“宁”字。
五龙美誉;
二虎扬名。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凉·辛攀,兄弟五人并有才识,时人谓“一门五龙”。下联典指汉·辛武贤为酒泉太守,其子辛庆忌拜左将军,父子皆以勇武闻,时人谓其父子俱为虎臣。
文成八字;
才号五龙。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辛弃疾。下联典指隋辛公义。
-----------------------------------------------------------------
〖辛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共仰稼轩道学;
咸称起季直言。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安定民生。一生主张抗金,有《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提出抗金建议,但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长期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多写力图恢复国家统千的爱国热情,风格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健,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下联典指南宋莱州人辛次膺,字起季,政和年间进士,绍兴年间官至右正言,极力谏阻议和,忤怒了秦桧,被闲置二十年。孝宗时,被召入朝中任御史中丞,先后弹劾了贪婪的成闵、结党营私的汤思退、奸佞的叶义问等大臣,直至罢他们的官。他每写章奏,天下人都叫好。官至参知政事(宰相)、同知枢密院事。
兄弟得五龙誉;
父子有二虎名。
上联典指前凉·辛攀兄弟。下联典指西汉辛武贤、辛庆忌父子。
-----------------------------------------------------------------
〖辛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兄弟得五龙之誉;
父子有二虎之名。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十六国时前凉狄道人辛鉴、辛旷、辛攀、辛宝、辛迅兄弟五人,并有才学,当时人说:“五龙一门,金枝玉昆。”辛攀曾在东晋任大鸿胪。下联典指西汉狄道人辛武贤、辛庆忌父子。辛武贤在宣帝时官酒泉太守,以勇敢闻名,后两任破羌将军,征讨乌孙。父子都被称为“虎臣”。
红连相倚浑如醉;
白鸟无言定自愁。
——宋·辛弃疾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南宋词人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句联。
-----------------------------------------------------------------
〖辛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美备钱田,稼轩列宠;
义全子弟,晋史流芳。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有二美妾,一曰“钱钱”,一曰“田田”。下联典指三国魏·羊耽妻辛宪英有才智,其弟敞与子琇能保身全义,皆出宪英之谋,其事迹载入《晋书》。
功战奇方,不让关张独步;
慷慨大节,宁输武穆居先。
——佚名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将军辛京果,由于辛京杲英勇善战,肃宗召问他是:“黥彭关张之流乎?”下联典指南宋词人辛弃疾事典。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撰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郭沫若撰题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公园内辛弃疾祠联,祠祀南宋词人辛弃疾。下联“美芹”,指辛弃疾有《美芹十论》;“悲黍”,化用辛弃疾词有“莫望中叹黍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