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1)”。《榖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公羊传》曰,食二日。董仲舒、诗》曰:‘或宴宴居息,或尽悴事国(17)。’其异终也如是。”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公曰:“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18)。”公曰:“《诗》所谓‘此日而食,于何不臧’(19),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20),不用善(21),则自取适(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22),二曰因民(23),三曰从时(24)。”此推日食之占循变复之要也。《易》曰:“县(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25)。”是故圣人重之,载于三经(26)。于《易》在丰之震曰:“丰其沛,日中见昧,折其右肱,亡(无)咎(27)。”于《诗·十月之交》,则著卿士、司徒,下至趣马、师氏,咸非其材(28)。同于右肱之所折,协于三务之所择,明小人乘君子,阴侵阳之原也。
(1)昭公七年:前535年。(2)先是楚灵王弑君而立,会诸侯:鲁昭公元年,楚灵王弑君自立,四年会诸侯于申。(3)执徐子,灭赖:鲁昭公四年,申之会,楚人执徐子,遂灭赖。赖: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湖北随县东北。(4)招:陈成公子、哀公弟。《春秋》昭公八年“陈侯之弟招杀陈太子偃师”。偃师:陈哀公之子。(5)楚因而灭之:鲁昭公八年九月,楚人围陈,灭之。陈: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淮阳,(6)灭蔡:鲁昭公十一年,楚师灭蔡。蔡:春秋时国名。先在今河南上蔡,后至今河南新蔡,又至今安徽凤台。(7)灵王亦弑死:鲁昭公十三年,楚公子比弑其君虔于乾溪是也。(8)二月:钱大昕曰:“‘月’当作‘日’。与宣十年同。”(9)士文伯:晋大夫伯瑕。(10)谁将当日食:古人迷信,以为日食是天谴,人将受其灾祸。(11)恶之:意谓受其凶恶。(12)卫大鲁小:谓卫受祸大,鲁受祸小。(13)去卫地,如鲁地:此就分野而言。杨伯峻曰:“古代将天空星宿分力十二次,配属于各国,用以占卜其吉凶,分曰分野。娵訾为卫之分野,降娄为鲁之分野。去卫地者,士文伯以此次日食,先始于娵訾之末。如鲁地者,日行至降娄之始然后见日。”(14)从:谓如士文伯之言。(15)可常乎:常可以此占之吗?(16)胡:何也。(17)《诗曰》等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北山》。宴宴:安逸貌。尽悴(cuì):憔悴。(18)日月之会:日、月的交会点。即夏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19)引诗见《诗·小雅·十月之交》。臧:善也。(20)无政:无善政。(21)不用善:不用善人。(22)择人:择善人。(23)因民:因民之欲而利之。(24)从时:顺四时之所务。(25)《易》曰等句:引文见《易传·系辞上》。县:通“悬”。(26)三经:谓《易》、《诗》、《春秋》。(27)丰之震曰等句:引文见《易·丰卦》九三爻辞。丰其沛:谓大其草舍。沛,通“茇(bá)”,草舍。昧:通“魅”,鬼怪。(28)于《诗·十月之交》等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有“皇父卿士,番维司徒。……蹶维趣马。橋维师氏,艳妻煽方处。”卿士:官名。总管王朝的政事。司徒:官名。主管地政和教育。趣马:官名。主管豢养国王的马匹。师氏:官名。主管教导国王和贵族的子弟。
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1)”。刘歆以为三月鲁、卫分(2)。
(1)(昭公)十五年:前527年。杨伯峻曰:“此公元前五二七年四月十八日之日环蚀。此年实以周正之十二月为正月,若以周正计算,当五月丁巳朔。因当时历法不大精密。”(2)三月鲁、卫分:钱大昕曰:“‘鲁’当作‘齐’。三月朔,为齐、卫分。若云鲁、卫,则当食于四月矣。依《三统历》,推得是年三月丁巳朔。”王引之曰:“‘鲁’当为‘齐’。周之三月,今正月,是月之朔,日躔去危而入营室。危,齐也。营室,卫也。故曰‘齐、卫分’。若作‘鲁’,则为奎之分野。奎为二月之朔,日躔所在,非正月之朔矣。”
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以为时宿在毕,晋国象也。晋厉公诛四大夫,失众心,以弑死(2)。后莫敢复责大夫,六卿遂相与比周(3),专晋国(4),君还事之。日比再食,其事在春秋后,故不载于经。刘歆以为鲁、赵分(5)。《左氏传》平子曰(6):“唯正月朔,慝未作(7),日有食之,于是乎天子不举,伐鼓于社(8),诸侯用币于社(9),伐鼓于朝(10),礼也。其余则否。”太史曰(11):“在此月也(12),日过分而未至(13),三辰有灾(14),百官降物(15),君不举,避移时(16),乐奏鼓(17),祝用币(18),史用辞(19),啬夫驰(20),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说曰:正月谓周六月,夏四月,正阳纯乾之月也。慝谓阴爻也,冬至阳爻起初,故曰复。至建巳之月为纯乾,亡(无)阴交,而阴侵阳,为灾重,故伐鼓用币,责阴之礼。降物,素服也。不举,去乐也。避移时,避正堂,须时移灾复也(21)。啬夫,掌币吏。庶人,其徒役也。刘歆以为六月二日鲁、赵分。
(1)(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杨伯峻曰:“此年六月无日食,日食在周正九月癸酉朔,而据《传》文,亦在周正六月。传文或是错简。此年应有闰,若闰在十月以后,则为周正十月癸酉朔。”(2)四大夫:谓三郕及胥童。胥童非晋厉公所诛,以导乱而死,慈总书四大夫。而厉公竟为栾书、中行偃所杀。(3)六卿:谓范氏、中行氏、智氏、韩、魏、赵。比周:密切勾结。(4)专:谓专政,专权。(5)鲁、赵分:钱大昕曰:“‘鲁’当作‘晋’。六月,日在实沈,为晋分,其前月,日在大梁,为赵分。(凡六月朔,为晋赵分,五月朔,为鲁赵分,二文易讹,故特辨之。)”(6)平子:季平子。(7)慝(tè):阴气。(8)伐鼓于社:《左传》杜注:“责群阴”。(9)用币于社:《左传》杜注:“请上公。”(10)伐鼓于朝:《左传》杜注:“通自责。”(11)太史:史官。(12)在此月:《左传》杜注:“正月谓建巳正阳之月也,于周为六月,于夏为四月。四月纯阳用事,阴气未动而侵阳,灾重,故有伐鼓用币之礼也。平子以六月非正月,故太史答以在此月也。”(13)过分而未至:过春分,而未夏至。(14)三辰:日、月、星。日月相侵,又犯是宿,故三辰皆为灾。(15)降物:素服。(16)避移时:避正寝,过日食时。(17)奏鼓:伐鼓。(18)祝用币:用币于社。(19)用辞:用辞以自责。古人迷信日食为上天示谴,故自责。(20)啬夫:官名。(21)须:等待。
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以为周景王老,刘子、单子专权,蔡侯朱骄(2),君臣不说(悦)之象也。后蔡侯朱果出奔(3),刘子、单子立王猛(4)。刘歆以为五月二日鲁、赵分。
(1)(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2)蔡侯朱:蔡平公之子。(3)蔡侯朱果出奔:鲁昭公二十一,蔡侯朱出奔楚。(4)刘子、单子立王猛:鲁昭公二十二年秋,刘子、单子拥立王猛,但猛未即位而死。
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以为宿在心(2),天子之象也。后尹氏立王子朝,天王居于狄泉(3)。刘歆以为十月楚、郑分。
(1)(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十二月:当作“闰十二月”。以《左传》文所载甲子推算,癸酉为闰十二月朔。(2)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五宿。(3)天王:周敬王。敬王避子朝之难,居于狄泉。狄泉:在故洛阳城中。
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以为宿在胃(2),鲁象也。后昭公为季氏所逐。刘向以为自十五年至此岁,十年间天戒七见(现),人君犹不寤(悟)。后楚杀戎蛮子(3),晋灭陆浑戎(4),盗杀卫侯兄(5),蔡、莒之君出奔(6),吴灭巢(7),公子光杀王僚(8),宋三臣以邑叛其君(9)。它如仲舒。刘歆以为二日鲁、赵分。是月斗建辰(10)。《左氏传》梓慎曰(11):“将大水(12)。”昭子曰(13):“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14)!阳不克,莫(暮)将积聚也(15)。”是岁秋,大零(16),旱也。二至二分(17),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春秋分日夜等(18),故同道;冬夏至长短极(19),故相过。相过同道而食轻,不为大灾,水旱而已。
(1)(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2)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三宿。(3)楚杀戎蛮子:鲁昭公十六年,楚子诱杀戎蛮子。戎蛮:师古曰:“戎蛮国在河南新城县。”(4)晋灭陆浑戎:鲁昭公十七年,晋荀吴率师灭陆浑戎。陆浑戎:戎族之一。在今河南嵩县以西。(5)卫侯兄:卫灵公兄,名絷,鲁昭公二十年为齐豹所杀。(6)蔡、莒之君:谓蔡君朱,莒君庚舆。鲁昭公二十三年,蔡莒二君出奔鲁。(7)吴灭巢:鲁昭公二十四年,吴灭巢。巢,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安徽安庆市北。(8)公子光杀王僚:鲁昭公二十七年,吴公子光杀王僚。(9)宋三臣以邑叛其君:鲁昭公二十一年,宋国华亥、向宁、华定入于宋南里以叛。(10)斗:北斗星。建:北斗星斗柄所指曰建。辰:十二辰之一。建辰:指向辰。(11)梓慎:鲁大夫。(12)将水:据《左传》杜注,日食是阴胜阳,水属阴,故言“将水”。(13)昭子:叔孙昭子。(14)日过分而阳犹不克三句:据《左传》杜注,昭子以为日已过春分点,阳气当盛而尚不胜阴,使得阳气郁积。待日复时,郁积之阳气发作,必然致旱。(15)阳不克二句:此与“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同意。(16)零(yú):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17)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18)春秋分日夜等:春分、秋分,日夜时间相等。(19)冬夏至长短极:冬至、夏至,日夜长短恰好相反。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以为宿在心(2),天子象也。时京师微弱,后诸侯果相率而城周(3),宋中几亡(无)尊天子之心,而不衰城(4)。刘向以为时吴灭徐(5),而蔡灭沈(6),楚围蔡,吴败楚入郢,昭王走出(7)。刘歆以为二日宋、燕分。
(1)(昭公)三十一年:前511年。(2)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五宿,(3)诸侯果相率而城周:鲁定公元年,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以城周。(4)中(仲)几:宋大夫。衰(cuī):由大至小,依照一定的等级递减。(5)吴灭徐:事在鲁昭公三十年。(6)蔡灭沈:鲁定公四年,蔡国公孙姓率师灭沈。沈: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南上蔡东南。(7)楚围蔡等句:其事并在鲁定公四年。郢:青秋时楚都。今湖北江陵。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刘向以为后郑灭许(2),鲁阳虎作乱,窃宝玉大弓(3),季桓子退仲尼(4),宋三臣以邑叛。刘歆以为正月二日燕、赵分(5)。
(1)定公五年:前505年。三月:《公羊》作“正月”,误。(2)郑灭许:鲁定公六年,郑游速率师灭许。许: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多次移动。(3)阳虎:春秋时鲁人。为季氏家臣。欲去三桓而作乱,失败,取公宫宝玉大弓,出奔至齐,后又至晋。(4)仲尼:孔子之字。(5)燕、赵分:钱大昕、王引之以为“赵”当作“越”。苏舆以为“赵”字不误,“正月”乃“三月”之误。施之勉以为,钱、王说,是;苏氏说,误。施氏曰:“(刘)歆说春秋日食,以占列国分野。正月为燕越,二月为齐越,三月为齐卫,四月为鲁卫,五月为鲁赵,六月为晋赵,七月为秦晋,八月为周秦,九月为周楚,十月为楚郑,十二月为宋燕,具见于《志》。”
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1)”。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晋三大夫以邑叛(2),薛弑其君(3),楚灭顿、胡(4),越败吴(5),卫逐世子(6)。刘歆以为十二月二日楚、郑分(7)。
(1)(定公)十二年:前498年。杨伯峻引王韬《春秋日食辨正》云:“是年正月二十七日丁酉冬至,中间有闰,推得十月丙寅朔日食。《经》书十一月,盖失一闰也。” 文帝后七年九月(1),有星孛于西方,其本直(值)尾、箕(2),末指虚、危(3),长丈余,及天汉(4),十六日不见。刘向以为尾宋地(5),今楚彭城也。箕为燕,又为吴、越、齐。宿在汉中(6),负海之国水泽地也。是时景帝新立,信用,将诛正诸侯王,其象先见(现)。后三年,吴、楚、四齐与赵七国举兵反(7),皆诛灭云。
(1)文帝后七年:前157年。 (2)本:本体。直:通“值”。当也。尾、箕:皆星宿名。东方七宿之第六、七宿。(3)未:尾也。虚、危:皆星宿名。北方七宿之第四、五宿。(4)天汉:银河。(5)尾宋地:谓尾乃故宋之分野。(6)汉:银河。(7)四齐:胶东:胶西、菑川、济南四个王国,原由齐王国分出,故云四齐。
武帝建元六年六月(1),有星孛于北方(2)。刘向以为明年淮南王安入朝(3),与太尉武安侯田蚡有邪谋(4),而陈皇后骄恣(5),其后陈后废,而淮南王反,诛。
(1)建元六年:前135年。 (2)有星孛于北方:《武纪》不载。(3)淮南王安:本书卷四十四有其传。(4)田蚡:本书卷五十二有其传。(5)陈皇后:武帝之后。本书《外戚传》有其传。
八月,长星出于东方(1),长终天,三十日去(2)。占曰:“是为蚩尤旗(3),见(现)则王者征伐四方。”其后兵诛四夷,连数十年。
(1)长星:彗星之属。参考《文纪》注。(2)去:隐去。(3)蚩尤: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部落首领,曾与黄帝战于涿鹿,被擒杀。
元狩四年四月(1),长星又出西北,是时伐胡尤甚(2)。
(1)元狩四年:前119年。 (2)胡:指匈奴。
元封元年五月(1),有星孛于东井(2),又孛于三台(3)。其后江充作乱(4),京师纷然。此明东井、三台为秦地效也。
(1)元封元年:前110年。 (2)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一宿。(3)三台:星官名。或写作“三能”。属太微垣,共六星。(4)江充作乱:即巫蛊事件。事见本书《武五子传·戾太子传》。
宣帝地节元年正月(1),有星孛于西方,去太白二丈所(2)。刘向以为太白为大将,彗孛加之,扫灭象也。明年,大将军霍光薨(3),后二年家夷灭(4)。
(1)地节元年:前69年。(2)太白:即金星。它为全天最亮的星辰,光色白,故名。(3)霍光:本书有其传。(4)家:谓霍光之家。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1),有星孛于营室,青白色,长六七丈,广尺余。刘向、谷永以为营室为后宫怀任(妊)之象(2),彗星加之,将有害怀任(妊)绝继嗣者。一曰,后宫将受害也。其后许皇后坐祝诅后宫怀任(妊)者废(3)。赵皇后立妹为昭仪(4),害两皇子,上遂无嗣。赵后姊妹卒皆伏辜。
(1)建始元年:前32年。(2)怀妊:怀孕。(3)许皇后:成帝之后。《外戚传》有其传。祝诅:诉于鬼神,使降祸于憎恶之人。(4)赵皇后:即赵飞燕。《外戚传》有其传。
元延元年七月辛未(1),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2),出河戍北率行轩辕、太微(3),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镇)(4),蜂(锋)炎(焰)再贯紫宫中(5)。大火当后(6),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7),南逝度犯大角、摄提(8),至天市而按节徐行(9),炎(焰)入市(10),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仓(苍)龙俱伏(11)。谷永对曰:“上古以来,大乱之极,所希有也。察其驰骋骤步,芒炎(焰)或长或短,所历奸(干)犯,内为后宫女妾之害,外为诸夏叛逆之祸。”刘向亦曰:“三代之亡,摄提易方;秦、项之灭(12),星孛大角。”是岁,赵昭仪害两皇子。后五年,成帝崩,昭仪自杀。哀帝即位,赵氏皆免官爵,徒辽西(13)。哀帝亡(无)嗣。平帝即位,王莽用事,追废成帝赵皇后、哀帝傅皇后,皆自杀。外家丁、傅皆免官爵,徒合浦(14),归故郡。平帝亡(无)嗣,莽遂篡国。
(1)元延元年:前12年。七月辛未:七月六日。(2)五诸侯:星名。属井宿,共五星。(3)轩辕:星官名。亦称“权”。属星宿,共十七星,其中四星在天猫座内,十三星在狮子座内。太微:即太微垣。星官名。我国古代三垣。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在紫微垣下的东北角。(4)次妃、长秋:皆星名。在紫宫中。斗:北斗。镇:镇星,即土星。(5)蜂:通“锋”。锋焰:犹芒焰。紫宫:“紫微垣”之简称。星官名。我国古代三垣中的中垣。位于北斗七星东北。共包含37个星座,另有附座2个。众星分东西两区,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之形,犹如两弓相合,环抱成垣。紫微宫为皇宫之意。(6)大火当后:王先谦曰:“当”字宜衍。(7)除于后妃之域:王先谦曰:“彗有除旧布新之意,在后妃之域,纵横驰聘,若扫除然。”(8)大角、即“牧夫座a星”、北天第一亮星。摄提:星官名。属亢宿,共六星。(9)天市:即天市垣。我国古代三垣之下垣。位于房宿和心宿东北,在紫微垣下的东南角。相当于现今的武仙座、巨蛇座和蛇夫座的一部分。分东西两区,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星名都以各地方诸侯命名。(10)市:疑即市楼。星官名。属天市垣,共六星。(11)苍龙:亦称“青龙”。四象之一。由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组成。古代在春分前后的黄昏观测天象时,苍龙七宿正在东方,故亦称“东方七宿”。(12)秦、项:秦朝、项羽。(13)辽西:郡名。治阳乐(在今辽宁义县西)。(14)合浦:郡名。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釐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退飞过宋都(1)”。董仲舒、刘向以为象宋襄公欲行伯(霸)道将自败之戒也(2)。石阴类,五阳数,自上而陨,此阴而阳行,欲高反下也。石与金同类,色以白为主,近白祥也。水鸟,六阴数,退飞,欲进反退也。其色青,青祥也,属于貌之不恭。天戒若曰,德薄国小,勿持炕阳,欲长诸侯(3),与强大争,必受其害。襄公不寤(悟),明年齐威死(4),伐齐丧(5),执滕子(6),围曹(7),为盂之会,与楚争盟,卒为所执。后得反(返)国(8),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与楚战于泓,军败自伤,为诸侯笑(9)。《左氏传》曰:陨石,星也;退飞,风也。宋襄公以问周内史叔兴曰:“是何祥也?吉凶何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10),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之所生也。吉凶繇(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11)。”是岁,鲁公子季友、鄫季姬、公孙兹皆卒(12)。明年齐威死(13),適(嫡)庶乱(14)。宋襄公伐齐行伯(霸),卒为楚所败。刘歆以为是岁岁在寿星(15),其冲降娄(16)。降娄,鲁分野也,故为鲁多大丧。正月,日在星纪(17),厌在玄枵(18)。玄枵,齐分野也。石,山物;齐,大岳后(19)。五石象齐威卒而五公子作乱(20),故为明年齐有乱。庶民惟星,陨于宋,象宋襄将得诸侯之众,而治五公子之乱。星陨而退飞,故为得诸侯而不终。六象后六年伯(霸)业始退,执于盂也。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言吉凶繇(由)人,然后阴阳冲厌受其咎。齐、鲁之灾非君所致,故曰“吾不敢逆君故也”。京房《易传》曰:“距(拒)谏自强,兹谓欲行,厥异退飞。適(嫡)当黜,则退飞。”
(1)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宋:春秋时宋国。鹢(yì):鸟名。即鹢。朱都:商丘。在今河南商丘东南。(2)宋襄公:春秋时宋君。前650��前637年在位。(3)长(zhǎng):作动词用。当领导人。(4)齐威:“威”乃“桓”之误。齐桓:即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5)伐齐丧:鲁僖公十七年齐桓公卒,十八年宋襄公以诸侯伐齐。齐丧:指齐桓公之丧。
(6)执滕子:鲁僖公十九年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滕,春秋时 小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7)围曹:鲁僖公十九年秋,宋人围曹。曹,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山东定陶西北。(8)为盂之会等句:鲁僖公二十一年春,为鹿上之盟。秋,会于孟,楚执宋襄公以伐宋,秋,会于薄以释之。鹿上、盂、薄:皆宋地。鹿上,邑名。在今安徽阜南县南。盂,邑名。在今河南睢县盂亭。薄,即毫,邑名。在今山东曹县东南。(9)复会诸侯伐郑云云:鲁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十一月,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败,襄公伤股。二十三年襄公卒。时人笑之。泓,水名。约在今河南柘城县北。(10)今兹:谓今年。(11)逆:违背。(12)是岁……皆卒:鲁僖公十六年三月公子季友卒,四月季姬卒,七月公孙兹卒。季姬:嫁与鄫的鲁女。公孙兹:叔孙戴伯。(13)齐威:“威”乃“桓”之误。(14)齐桓公死,齐国内嫡庶争权夺势非常激烈。(15)岁:岁星。即木星。寿星: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辰,与十二宿相配为角宿和亢宿。(16)冲:向着;朝着。降娄: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戌,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奎宿和娄宿。(17)星纪: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丑,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斗宿和牛宿。(18)厌:抑制。玄枵: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子,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女宿、虚宿至危宿。(19)齐,大岳后:师古曰:“齐,姜姓也,其先为尧之四岳,四岳分掌四方诸侯。”(20)齐威:“威”乃”桓”之误。五公子:谓无亏、元、昭、潘、商人。
惠帝三年(1),陨石绵诸(2),一。
(1)惠帝三年:前192年。 (2)绵诸:道名。在今甘肃天水市东。
武帝征和四年二月丁酉(1),陨石雍(2),二,天晏亡(无)云(3),声闻四百里。
(1)征和四年:前89年。二月丁酉:二月三日。(2)雍:县名。在今陕西凤翔南。(3)晏:晴朗。
元帝建昭元年正月戊辰(1),陨石梁国(2),六。
(1)建昭元年:前38年。正月戊辰:正月二十九日。(2)梁国:王国名。治睢阳(在今河南商丘东南)。
成帝建始四年正月癸卯(1),陨石槁(2),四,肥累(3),一。
(1)建始四年:前29年。正月癸卯:正月二十六日。(2)槁:当作“稿”。县名。汉时属真定国。在今河北栾城北。(3)肥累:县名。汉时属真定国。在今河北晋县西。
阳朔三年二月壬戌(1),陨石白马(2),八。
(1)阳朔三年:前22年。二月壬戌:二月二十七日。(2)白马:县名。在今河南滑县东。鸿嘉二年五且癸未(1),陨石杜衍(2),三。
(1)鸿嘉二年:前19年。五月癸未:五月六日。(2)杜衍: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
元延四年三月(1),陨石都关(2),二。
(1)元延四年:前9年。(2)都关:县名。在今山东鄄城东北。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1),陨石北地(2),十。其九月甲辰(3),陨石虞(4),二。
(1)建平元年:前4年。正月丁未:正月十四日。(2)北地:郡名。治马领(在今甘肃庆阳西北)。(3)九月甲辰:九月十五日。(4)虞:县名。在今河南虞城北,稍东。
平帝元始二年六月(1),陨石钜(巨)鹿(2),二。